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CFA:代表知识不代表能力(上海金融报访汤震宇)

CFA:代表知识不代表能力(上海金融报访汤震宇)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07:12   浏览 N 次  
徐静 ——6月 4日,全国共有7785人参加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只有162人。CFA被金融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业内最高端的考试。很多人觉得,取得了CFA认证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国际投行的通行证,能直接晋级为金领人士。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国资本市场QFII和QDII的飞速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金融高端人才。那么,CFA究竟该与中国金融市场怎样结合?CFA资格认证到底对职场发展有何帮助?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人士汤震宇先生。

本期访谈人物:汤震宇

美国投资管理及研究协会会员,香港财务分析师协会会员,美国全球风险管理师协会会员,CFA,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金程教育首席培训师。现专职从事CFA在中国推广和培训,对CFA和FRM等金融培训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研究。全国第一套CFA系列中文辅导教材主编,合作出版了《固定收益证券定价理论》和《财务报表分析技术》。

考试路上挑战多

《上海金融报》:我们知道,您是金程的首席CFA培训师和金程教育的创始人,而且您也是中国最早参加CFA考试的考生之一,请谈一谈您当时参加CFA考试的原因和感受?

汤震宇:我在复旦大学就读国际金融硕士期间,第一次接触了CFA考试,当时对我的震撼非常大。

CFA考试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证券组合分析、财务会计、定量分析、经济学、投资分析等一系列知识,而且知识体系的安排也非常系统。我甚至觉得,在CFA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比我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东西更系统,更深入。

CFA考试的确比较难,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我顺利通过了CFA的三级考试。通过CFA考试,我全面掌握了现代投资管理与分析理论,熟悉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法律、规范和理念。后来,我逐渐发现,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例如,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这类一流院校,在金融学科和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多课程都比较落后,而且与实际工作脱节。

CFA考试是动态的,它的所有知识都随着国际上最新的金融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在通过CFA考试之后,尽管有很多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邀请我去工作,但是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推广CFA考试,把这一国际标准化考试真正地在全国普及起来。

《上海金融报》:CFA的一、二、三级难度如何?应该如何准备?您对于那些准备参加CFA考试的考生有什么建议?

汤震宇:应该说,CFA考试的难度是逐步递增的。与此相对应,CFA的准备过程需要考生从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开始,由浅入深,层层堆积。

同时,CFA的准备过程也是对考生意志品质的考验。CFA考试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此,考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有些考生反映,只要看NOTES就基本可以通过,但是我认为,仅仅对CFA的NOTES资料进行复习,尽管考生可以节省部分时间,但是,他们会缺乏对书本理论和结论推导过程的了解。仅看NOTES,很多考生不可能深入掌握推导的思路,而这种推导过程才是CFA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一句话说得好,学习没有捷径,对于CFA来说也是如此,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很多时候,在CFA中学到的推导过程,也就是理论背后的逻辑思考能力而非理论本身,对投资能力的培养作用最大。

并非职场万金油

《上海金融报》:CFA考试难度大,认可度也很高,很多人认为,只要通过CFA,从事金融行业拿到高薪是轻而易举的事,您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汤震宇:毋庸置疑,CFA具有很高的行业认同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一块敲门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考过了CFA就肯定能找到好工作,通过了CFA就意味着拿到高薪。

在这里,我必须指出一种现象就是“考证群体无意识”。很多人看到他人考CFA,也跟着去考,认为只要考过了CFA、FRM、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IMA(国际管理会计师)或是其他什么证书,就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绝对是错的。工作需要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等。证书只能说明你具备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同样,CFA证书只能证明你具有投资方面的知识,但并不代表你的投资能力,并不代表你能把考试中学到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于实际工作。

有一点必须澄清,即使在美国,你拿到CFA也并不意味着你的薪水立刻就能比别人高。同等职位的两个人,一个是CFA,一个不是,收入仍然相当。但是很多年以后,差距会逐渐显现,有CFA资格的人可能就有更多的选择和升迁机会。

《上海金融报》:有些人觉得,CFA考试广度有余,深度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怎么用得上,特别是在中国,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汤震宇:是的,CFA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基础考试。

虽然《经济学家》杂志把CFA考试称之为投资业界的黄金标准,中国的投资业界对CFA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兴趣。但是,我在这里必须说,它是初入职场的敲门砖,是职业发展的加速器,而不是万金油。

通过CFA,让你对证券投资分析等各方面知识都有了认识,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能力。但是,当你具体进入某一行业,比如说期货行业,你还是要对期货行业的各方面知识、规则有更深一层的学习。这也符合我们CFA考试的精神,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上海金融报》:我们知道,CFA是一个国际资格认证考试,但是很多人说,CFA在国内并不是非常实用,还不如CPA(国内注册会计师)的性价比高,您对这一说法是否认同?

汤震宇:的确有很多人说,CFA的理论知识与国内金融市场的结合不是很紧密,但我并不认同。CFA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CFA的学生,他们学习的是一个全球的知识体系,CFA的内容、课程,以及知识的设计都是由国际上的专业人士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设置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球的知识体系,所以它并非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金融市场。考生通过CFA考试可以获得一个全球化的知识。

当然,很可能考生目前并不会用到他们从CFA考试中学到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但这些知识、技术和能力一定会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相比,还有很多情况不尽相同。法律监管体系不同,会计准则不同,市场体系不同,很多CFA的知识在国内还不是非常实用。但是,很多从事证券、投资分析的专业人士都认为,CFA考试里面的很多内容,对他们现在的工作相当有启发,甚至值得我们中国整个金融行业借鉴。

所以我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球化,CFA在中国金融业将越来越具有实用价值。至于CPA,毫无疑问,它也是一个很有用的证书,通过率也较低。它和CFA有一定的交叉性,但是他们也有显著的差别,CPA的考生以后职业的着重点将是财务会计,而CFA将会更加注重投资组合和资产管理。

能力提高最重要

《上海金融报》:显然,CFA在国内越来越受关注,但实际上很多从事证券、投资分析的人士,都没有考过CFA,但他们却能够把工作做的很好。那么,您觉得CFA到底对从事金融工作有哪些帮助?

汤震宇:是的,现在国内金融业的很多在职者都没有CFA证书,但他们在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我认为,CFA证书的持有者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就是,他们获得了很广泛的投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知识,不仅仅是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职位,而是一个对于长期的职业生涯都有好处的一些知识体系。其次,

CFA证书的持有者必须具备很高的职业操守,很高的道德的标准。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CFA证书的持有者,愿意进行终生的学习,因为CFA的项目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项目,它是动态的,时刻保持与国际金融业同步,而大部分参加CFA考试的考生都是希望提升自己的。这说明,CFA的持有者有很强的学习精神,我们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它时刻都在前进和更新,所以也需要学习型的个人,固步自封的人很容易被这个社会淘汰。

《上海金融报》:据我们所知,中国已经有400多人取得了CFA资格,还有400多人通过了三级考试,2006年6月,中国共有7785人参加了各个级别的考试,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您觉得,中国是否会出现CFA人才过剩的情况?

汤震宇:当然不会。一方面,CFA协会针对每个级别的考试都会设定一个相对较低的通过比例,这样一、二、三级下来,完全通过CFA考试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取得CFA认证资格必须有相关金融行业四年工作经验,因此,取得CFA资格的人也就凤毛麟角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业逐步开放,国内外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需要掌握国际惯例、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CFA人才。而中国金融市场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然很年轻;第二个特点,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非常大;第三个特点,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这样一个逐步成长的市场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那些经过高标准训练,同时具备相当高职业操守的专业人员进入这个市场。中国的CFA热在不断升温,报考CFA的人数在逐年递增这是事实,从2000年的162人到2006年的7785人,更是说明了大家对CFA这个资格考试越来越认可。这也意味着,CFA是提升个人职业生涯、拓展个人职业空间、优化个人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极具回报价值的个人职业教育投资工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CFA在很大程度上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他可能具备更多的机会,但是在具体从事某一工作的时候,他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也许比CFA证书更为重要。所以,具有多方面能力的CFA资格认证者是永远不会过剩的,他只会在职场中比其他人走得更远、更美。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