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沈约后裔浙江聚居地 期待华丽大变身

沈约后裔浙江聚居地 期待华丽大变身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08:15   浏览 N 次  
沈约后裔聚居地 期待华丽大变身 作者: 何百林 发布时间: 2010/11/30 责任编辑: 徐月蓉 来源: 浙江金华晚报

8口池塘组成“外八卦”图形,关闭村中5道村门即可形成一个独立的“城堡”,外人无法入内……山头下村有550多年历史,现有村民76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姓沈村民,是曾任金华太守的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后裔。不久前,山头下村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本报讯(记者何百林)“在金华当过太守的沈约是我们的先祖呢!”10月14日上午,在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一名年长的村民自豪地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说。

5道村门构筑独立“城堡”

从金华市区沿着03省道驱车往东约30公里,即可到达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进村,首先来到气势宏伟的山头下村沈氏祠堂。祠堂正门上书“沈氏宗祠”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据山头下村村支书沈宾孝介绍,山头下村古村落规模较大,建筑类型丰富,选址严格依照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进行,与“八卦”说暗合,山头下村周围历史上有典塘、横塘、湾塘、安塘、经塘、破塘等8口池塘(现存7口),浑然天成“外八卦”图形,村庄四周众水环抱,绿树成荫,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居生态胜地。山头下村格局保持原貌,布局独特,“开”字形格局接近古代州府城市的“井”字形,不少建筑用材考究,装饰华丽,完整度较好。

记者在山头下村看到,村内有5道独特的村门连接着5条街巷,所有街、路、巷、弄一律铺设鹅卵石。据说只要关闭这5道村门,整个村庄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城堡”,外人根本无法入内。村头一条外围道路为车马大道,据了解,这条车马大道原为金华至义乌的官道。

沈约后裔聚居地

山头下村现有村民76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村民都姓沈。据该村的沈氏家谱记载,山头下村的沈姓村民都是曾任金华太守的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的后裔。明朝景泰年间,一支沈约的后裔从德清迁到山头下建村定居,一直繁衍至今。

作为沈约后裔聚居地,山头下村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村庄的自然风貌清静幽雅,具有浓郁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特点。目前,山头下村保存有沈氏宗祠、三益堂、西溪殿等明清时期的重点文保单位28幢,另有一般文保单位50多幢,保护区面积为11.9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为2.96公顷。

已投入200万元保护整治经费

作为金东区目前档次最高的古村落,山头下村的保护整治工作备受关注。记者昨从金东区文物部门了解到,早在1999年6月,山头下村古建筑就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山头下村古建筑群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金华市山头下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8年,《山头下村古建筑营造技艺》被列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久前,山头下村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550多年历史的山头下村再次迎来保护和发展的新机遇。

沈宾孝告诉记者,2010年6月,山头下村投资70多万元,相继建设完成了老街、民居、祠堂修缮和环境治理等工程。至此,山头下村已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整治工作。除省财政下拨的100万元古建筑修复专项资金外,其他的钱都是村集体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起来的。目前,村中不少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急需修缮,因此接下去古村落保护和整治还需要不少资金,这对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弱的山头下村来说,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在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和文化内涵挖掘方面,村里也缺乏相应的资源和人才。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