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转载]对学术欺诈不应止于行政处理

[转载]对学术欺诈不应止于行政处理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09:57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对学术欺诈不应止于行政处理作者:bqxiong

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被科技部公开撤销了其昔日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北京日报 2月10日)

公众或对这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不陌生,因为早在去年3月,该成果的获奖者李连生,就因学术造假被西安交大解除教师聘用合同。在央视等媒体的报道中,曾提到这一成果——6名老教授发现,李连生早在2004年和2005年,他获得过另外两个重要大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嫌疑。疑点主要集中在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上。举报人之一陈永江说:“(获奖材料)说2001年的纯效益是255万元,2003年的纯效益1470万元。然而我们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室所要到泰德压缩机公司(专门为李连生等人的技术成果而成立的企业)年检报告称,2001年亏损148万元,2002年亏损307.8万元,2003亏损384万元,光2003年的数据,这一正一负几乎2000万元,太大胆了。”(2010年3月22日《今日早报》)

科技部在通告中称,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这表明,老教授的检举属实。科技部据调查结果进行严肃处理,值得肯定,然而,处理不应到此为止,还存在如下疑问。

其一,在当初授奖时,为何不对推荐材料进行调查核实?从西安交大几位老教授的检举材料看,核实报奖材料,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需调阅相关企业的年报即可。那么,为什么对于严肃的评奖,却没有这样的调查,就轻信推荐者提供的材料?事实上,正是这方面工作的疏漏,导致一些科技成果,还未成型,没有实现市场化过程,就开始大胆编造经济效益数据,包装报奖。近年来,“运作报奖”、“包装报奖”、“公关报奖”,在坊间甚嚣尘上,国家科技奖项的权威性、公信力越来越低,空转的“成果学术”,严重侵蚀学术的尊严,对此,科技部门应以此事为鉴,完善材料审核程序,改革科研成果评奖体系,同时,应调查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报奖交易、操作问题。

其二,对学术欺诈,不应限于行政处理,还需启动司法程序。通过抄袭、造假、编造数据,对“成果”包装进行报奖,获得奖项和奖金,再以该奖项去获得更高的学术头衔、其他国家重点课题、社会资金资助、商业利益等,从本质上说,属于“学术欺诈”范畴,按理,应该在对当事人进行学术处理、行政处罚(解除聘任合同,取消学术头衔、追回奖金)的同时,启动司法程序,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但是,从近年来的学术造假处理看,即便学术欺诈的事实十分明显,可处理就到行政处罚为止。这是对造假者的纵容,如果造假的最坏结果,就是取消通过造假获得一切,这对造假者来说,难以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对此一种说法是,我国没有处理学术欺诈的法律依据,比如通过造假骗取经费,获取个人利益、谋求职务职称、学术头衔,没有类似韩国“欺诈政府科研资金罪” 的专门条款,这有一定道理,需要我国完善有关立法,进一步明晰,但是,就目前的学术欺诈行为来说,实际上是有法律可依的,比如造假骗取经费、奖金,可适用诈骗罪条款——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将经费非法据为己有,可适用职务侵占罪条款——该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等等。

我国的学术造假,已经在学术领域无孔不入,但对此的处理,显然谈不上出“重拳”,就连基本的学术不端处理常识,也尚未形成。前述对报奖材料的核查,对评奖程序的完善,建立独立的社会评奖机构,以及将学术欺诈纳入司法程序,都是国际学术界进行学术评价,处理学术不端事件的惯例,这需要我国科技界、学术界、司法机关,从头开始建立,以为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