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信息报:“老班长”小曾茶馆亮嗓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2:22 浏览 N 次“老班长”小曾茶馆亮嗓
2007-10-17 作者: 本报记者 夏德锐 音乐,让小曾和谢大姐成了朋友。当年以一曲《我的老班长》成名的小曾,至今在全国各地举行过上百场个人演唱会。但在昆明的一茶室里演唱,他还是第一次。
前晚8时,虽然寒气伴着细雨笼罩昆明,但从新迎小区附近的“木南驿栈”茶室里传出的歌声,引得路人忘却寒意,驻足聆听。原来,“军营民谣唱作第一人”的小曾和四五十个退伍老兵,相聚在这个被称为“老兵之家”的地方,从歌声中重拾当年的温暖。
茶室开唱 只为战友情
提起“木南驿栈”的主人谢楠,小曾说,是他的歌《老山回来的连长》和谢大姐产生了共鸣,谢大姐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而这次相见,是他们在无数次通话后的第一次。
在小曾眼里,谢楠是位善良的老大姐。2004年,在谢大姐的帮助下,一位烈士母亲在20年后终于完成了到老山烈士陵园为儿子扫墓的心愿。小曾在电话里为这位母亲唱《军中绿花》这首歌时,这位母亲感动而泣,这也是小曾对谢大姐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虽然“木南驿栈”里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五彩斑斓的灯光。但小曾被浓浓的战友情所感动。他唱得很开心,“这是在大都市找不到的。”
“小曾的歌真不错,他唱出了我们在部队的情感,现在我的车上还有他的CD呢。”一位老兵说。他似乎在歌声中找到了当年在部队的回忆。
小曾故事 军中情结
小曾原名曾德洪,出生于江西遂川。当时,他在县农牧站工作的母亲较忙,几个月后他被送往遂川县枚江乡的外婆家。
那时,外婆在乡下种田,外公是一所乡村小学的“全能”教师。小曾常被外公带到小学里“听课”,所以他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读一年级。
外公除了教书外,还拉得一手好二胡。在他的熏陶下,小曾上也拉得一手流利的二胡。也许正是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给了他一个纯净的生存环境,以致他的歌声中少了些浮躁绪,多了些自然和纯朴。
上中学后,小曾在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师——倪传龙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更多的音乐知识。之后,他报考了江西师范大学音乐系,但不幸名落孙山。这时,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听说新兵将去南京,而著名的前线歌舞团就在那,他报了名。
直到出发时,小曾才知新兵是去福建福清。部队在福州市60公里以外的一个山沟里,卡车将他带到那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失望。几排石头块砌成的平房,一边是山,一边是村庄,附近一石灰厂将树木都染成白色的了。
刚离开亲人的小曾,在思念家人时,就抱着吉他躲在军营的某个角落里弹奏一曲。他的第一首歌《新兵想家》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没想到,会在军中传开。
由于小曾的歌唱得好又会识谱,连长、指导员就把这个有特长的小兵留在了教导队。小曾的名气逐渐响了起来。之后,他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歌,当时他没想过要当一名职业歌手,只是很单纯、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写歌。
退伍那天,《解放军报》刊发了一篇名为“班长曾德洪军营三年创作四十多首歌曲”的文章。
培养新人 人品要好
1995年12月,小曾的首张专辑《军营民谣 我的老班长》面世后,很快风靡全国,几乎全军的战士都会唱这首歌。这一年,小曾的事业也达到顶峰。先后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6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这些荣耀,一段时间里,的确影响了小曾的创作思路。之后,他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下到基层、地方,因为那里有他能找到的淳朴灵感。
现在的小曾对金钱、名利淡薄。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旋律好听,歌词也应富有哲理性的。对于将来,小曾说,他会慢慢转向幕后,推出一名新人接替他。小曾表示,这个新人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人品一定要好。他觉得,做人不行,就算把歌唱得再好也没意义。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