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蔡襄在泉州的政绩 《泉州晚报 海外版》

蔡襄在泉州的政绩 《泉州晚报 海外版》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8:22   浏览 N 次  

蔡襄在泉州的政绩

《泉州晚报·海外版》

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植物学家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忠惠,福建仙游县枫亭东宅人。这位北宋名儒贤臣与泉州关系极为密切。他的母亲卢氏为惠安县德音里圭峰乡(今属泉港区峰尾镇卢厝自然村)人。他少年时曾读书于惠安涂岭虎岩寺水岩洞,与他一起就读的还有其舅父卢锡,教师即为其外祖父、名士卢仁。后又在泉州乡庠读书,得益颇多。他曾先后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和嘉?二年(1057年)两知泉州,颇有政绩,兹择要述之。
功垂万安文传千秋
古今中外,论蔡襄者必先提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洛阳桥),它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被称作“福建桥梁的状元”(茅以升)。它的建成,是蔡襄的一个贡献,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万安渡,在泉州城北20公里处的惠安洛阳。洛阳江与泉州湾在此汇流,据《泊宅篇》记载,当时南北两岸相隔有5里之遥。它(洛阳江)“绝海而济”,交通极为不便。过往舟楫,一遇狂风即有船翻人亡之虞,因此,商旅“往来畏其险”,“每遇风潮交作,往往停渡数日”。泉州仕宦缙绅、商贾行旅,只得道出北门,从马鞍格而入河市,然后再转道经仙游而北上福州,沿途攀山越岭,殊为艰辛。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唐后期起,泉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港湾区帆墙林立,百舰争流,中外商贾荟集,各地货物集散。然而,万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极大障碍,交通问题远远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万安渡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皇?元年(1053年),卢锡等人集资建桥,然因流急江阔,建桥工程极为艰巨。为促成工程顺利进行,至和二年(1055年),时在开封府任职的蔡襄请罢开封府出知泉州,得宋仁宗恩准,嘉?元年(1056年)二月初七,蔡襄以枢密直学士泉州任。六月,离泉州移知福州。二年(1057年)复知泉州,直至嘉?五年(1060年)离任返东京。在此期间,他以一府之首脑,鼎力主持修建洛阳桥,指导庀材鸠工,不遗余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忍受家庭变故(丧子亡妻)的痛楚,还在其母的支持下,把他家仅有埭田二百“捐一百六十石助役”。该桥共投资一千四百钱,却不用国库分文,都是靠集资募捐而来的。嘉?四年十二月辛末(1060年元月16日)终于完工。
蔡襄集思广益,与大桥建设者们一起科学地解决桥梁建筑及固基问题。他们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置了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这种石基的开创,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近代称之为“筏型基础”。他并种海蛎以固桥基,于桥上下两侧滩涂上,植石以附蛎,以减缓江流速度,使不致动摇桥墩两侧基础。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学运用于建筑上的先例。
桥成之后,蔡襄拟订了千古传诵的《万安桥记》并刻石立碑,它真实地记载了建桥情况和桥的规模。桥成之后,“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全文共150多字,文辞极优美,同时它又是中国书法史上颇为著名的蔡襄书法珍品,朱熹赞曰:“诵公之功兮,万安有碑,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列夷。”《丰州山人稿》称:“万安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安桥记》中,蔡襄没有贪天之功为己有,而是充分肯定了桥梁一线的指挥者、建设者卢锡、王实等十有五人的功绩,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家谦让的高尚风格。
植树绿化重农惠民
蔡襄曾组织人马,从福州始沿途栽植松树(一说是榕)至泉州、漳州,计长700里。它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过往客商在炎日酷暑之时,免受骄阳曝晒之苦。它成为洛阳桥的配套工程,此即《宋史》本传所说的“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一事。近一千年前的蔡襄已能注意到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水土,确是高人一等。时人为此作诗赞之:“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蔡襄在泉州积极组织群众抗旱,兴修水利,生产自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嘉?三年〈1058年),适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他特地三次带领官员到泉州飞阳庙祈雨,自责干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还写下《乞雨题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举来劝告各僚属要关心民瘼,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岁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赞他“爱民心有彼苍知”。
晋江龟湖塘可灌田数千亩。但是,沿塘百姓常为用水及管理维修堤岸等问题争吵、斗殴。加上土豪、无赖好事之徒插手搅浑,沿塘百姓冤冤相报,问题久而不能解决。蔡襄深入民间,详为考察,为更好地保护这一水利工程,加强排涝抗旱作用,以利农耕,相应加强相邻各乡林、黄、苏、郑、吴、蔡六姓的联谊,特制定《龟湖塘规》(后世称为《先宋塘规》),使龟湖有法可依。它明确规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维修问题,保证农田能及时得到灌溉。他在制定《龟湖塘规》时,按规定执行管禁,遇有重大违规者,则由陂首呈县府惩处。正因为有蔡襄的《龟湖塘规》在,龟湖塘维护了近千年,为濒湖农民流泽至今。据《晋江县志》载:“自蔡襄定塘规至明朝的五百年间,粮食产量往往二、三倍于他乡。”这是对泉州水利建设的贡献,后人因此为之立《德政碑》。(上)□[泉港]黄建聪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