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王晓明:一个摄影家的泉水情缘

王晓明:一个摄影家的泉水情缘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5 18:36   浏览 N 次  

王晓明:一个摄影家的泉水情缘

有人说:“品读一座城市,绝好的方式是看它端庄表象背后那些纤小缜密的细节。”毫无疑问,泉该是济南当之无愧的细节所在。而作为摄影家的王晓明,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以他独特的方式呈现这些“纤小缜密的细节”,得以让我们通过他的镜头窥见清零淡雅的流水背后,那些充满情趣的生活元素。


▲王晓明让我们通过他的镜头,窥见了清零淡雅流水背后那些充满情趣的生活元素。



▲王晓明通过镜头,展现出激荡于内心的趵突泉。

□《齐鲁周刊》记者 解永敏 吴永强 载2010年5月7日《山东侨报》

时光易逝,泉水情深。

八年过去了,留下的是一串串寻泉的脚印和一张张尽显神韵的名泉图片。

2009年9月,《泉城泉韵——济南七十二名泉摄影展》先后在泉乐坊商业街、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展出。看到八年来行走泉畔的成果和观众的认可,王晓明欣慰地笑了。

王晓明,省城一位青年摄影家,一位泉城爱泉之人。八年时间,他遍勘济南泉迹,寻访名泉300余处,拍摄了4000余幅图片,记录下10000多字的寻访笔记……

爱泉接力中走上拍泉路

2001年,王晓明遇到了70多岁的陈衍涛老人。老人常年骑着自行车奔波在路上,拿一架相机拍摄济南的名泉。陈衍涛老人说,他拍泉几十年了,有的名泉不复喷涌,有的名泉已经消失,他拍摄的一些图片成为很好的记录名泉的资料。“当时我触动很大,都那么大年纪了,对泉还如此情有独钟。出于一种责任,当时做摄影记者的我也开始慢慢拍起了泉。”王晓明说。

于是,王晓明上路了。他要用镜头记录下济南的每一处泉。

此后,寻访名泉成了王晓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有闲暇时间,他必定背上相机,踏上寻访名泉的路途。每到一处名泉,他用镜头定格名泉的迷人风采与独特神韵,用镜头记录下泉水人家生活的场景;每到一处名泉,他还遍访居民,了解名泉的来历和关于名泉的美丽传说。

8年时间弹指一挥,王晓明的足迹遍及济南大大小小泉,他经常自己驾着车,穿行在市区以及章丘、平阴、长清的山间野地、泉水泽畔。上万公里的路走下来,总共拍下300余处泉水。有名的,无名的,大的,小的、城里的、乡村的……

“望着洗印出来的每一幅关于泉的照片,心里那个恣啊。”王晓明称,耗费大量精力拍泉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其中的快乐和欣喜更让人欣慰,过后回忆起来感觉余味无穷。地势最高的斗母泉是济南最高的泉,座落在海拔 745米高的青铜山上,第一次去斗母泉拍照让他记忆深刻。往青铜山走的山路,道路很窄,弯道又急,独自一人驾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时不时惊出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才到了山上。等拍到了自己满意的斗母泉照片,顿觉释然。虽然危险,但泉水的润泽之感让他心里很舒坦。

有一次去拍地处长清的晓露泉,“那个泉的位置很偏僻,在张夏镇的积家峪村,去张夏的路本来路就不好走,正好赶上中途道路修桥,只能下车从沟里走过去,前面还有五六公里路呢。没有办法,把车停在一边,索性走着过去。”走了接近一个小时,才赶到晓露泉所在的积家峪村,“拍完泉又走着回来,前前后后用了两个多小时。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甜滋滋的。”

每次驾车行驶在寻访泉迹的路上,心里都像吹进了一股股温润的春风,那份不老的心情就像去赴一个美丽的约会。王晓明说,正是出于对名泉的热爱,激励着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泉城的文化风貌通过镜头刻进了记忆里。

融进情感拍出不一样的泉

说起来有点风花雪月的味道,可真正拍起来,一年四季地坚持着,则需要很大的毅力。
有时候,一个泉需要去拍很多次,才能达到效果。平阴县有一个书院泉,王晓明第一次去时水很少,拍出来的效果当然就不是很理想。第二年他又去,却赶上天气灰暗,光线不好,又只好作罢。“2009年,我第三次去的时候,涌水量很大,而且天气很好,非常适合拍摄,终于拍出了自己满意的照片。”至于市区里的趵突泉、黑虎泉等著名泉群,王晓明也不知道去拍过多少次,他说,“每一次拍摄,感觉都不一样”。

王晓明说,夏天的泉、春天的泉、雪后的泉、都不一样,需要一次又一次拍摄,才能表现其各具特色的神韵。比如说,拍趵突泉,春天,有柳枝吐绿的衬托,能拍出趵突泉的“生机勃勃”;夏天,泉水喷涌量大,能拍出趵突泉“水涌若轮”;秋天有金黄树叶的映衬,能拍出趵突泉的“雍容华贵”;冬天,泉池水气袅袅,能拍出趵突泉的“云雾润蒸”……

拍摄名泉还需要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才能捕捉到动人的画面。王府池子北岸,居民临泉而居,是典型的泉水人家的代表,王晓明多次到王府池子拍摄反应泉边居民生活的照片,一直感觉不理想。2004年的一天,他照样背着相机来到王府池子北边的张家大院,他看到两个老人正坐于石桌旁喝茶聊天,旁边小女拉一把二胡,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晓明立时举起相机,将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感画面拍摄了下来。“泉水易得,生活亦无处不在,而泉与生活情趣的结合,瞬间意蕴的捕捉则需要摄影家的些许灵性才能得到。”

人在泉边嬉水、浣衣,泉畔人们生活自得其乐,这样的景致别有一番风味。古民居和泉群杂糅在一起,成了济南绝好的民俗景观。正是生活情趣与泉水的合二为一,使得人生况味掺杂在一处处汩汩清澈的泉水里面,虽是静景,却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摄影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如今很多人在感叹当年的“家家泉水,户户杨柳”早已不复存在,王晓明说那是“缺乏了解,这些老济南的泉城特色如今依然生动地‘活’在民间,只是少些而已,但只要你细心去观察、去体味,浓浓的泉情泉韵依然撞击心头。”

拍泉拍出沉甸甸的责任

泉拍得多了,就好似一下子有了那么多可以把酒言欢的“朋友”,可以与之欢乐、与之哀愁,而对于“朋友”的命运,王晓明也开始关注起来。前几年济南拆迁特别多,有些泉被埋了、毁了,每一次,王晓明都感到好似一个朋友突然离他而去。

2003年,县西巷拓宽,一居民院子里的鉴泉被埋掉了。鉴泉被埋掉后,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几经打听,王晓明终于找到了鉴泉原来的主人——山东艺术学院的老教授单应桂。在单应桂的带领下,他终于找到了泉的位置。之后,他又把鉴泉的详细情况弄得一清二楚:上世纪20年代,单应桂外祖父张印千将自家院子里的一处泉眼取名为鉴泉。由于“鉴泉”已经被另外一眼名泉所用,2005年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改名“步月泉”并列为被保护名泉之一。

五龙潭前面的赤泉和醴泉,也在拆迁过程中被填埋了,所幸后来醴泉被修复。每当有泉消失,王晓明都感到莫名的惆怅,好像多年相伴的老友突然故去,忍不住哀婉叹息。“这些年来,有几十处泉已经彻底消失了,我拍的那些照片也就成了绝版,永远不可复制。”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脸上显出落寞的表情。

拍泉的时间愈久,对泉的了解越多,对泉的感情也愈深。王晓明发现很多济南人对于泉水缺乏基本的了解。“人们经常逛趵突泉,却不知道趵突泉是谁给它起的的名,住在黑虎泉边,却并不知道黑虎泉的来历。很有必要让大家加深对济南泉文化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王晓明在拍摄名泉的过程中,采访专家和居民,记录了10000多字的寻访笔记。

今年9、10月份,王晓明的《泉城泉韵——济南七十二名泉摄影展》先后在泉乐坊商业街、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开展。一幅幅精美的泉水照片,和着居民们的笑脸,成了泉城特有的文化符号。

从拍泉到护泉,再到宣传展示泉城风韵,王晓明和他的摄影,越来越多地与这座城市嫁接在一起。“摄影家的使命就是把逝去了的美好留住。”通过王晓明的摄影,泉城的意蕴汩汩流淌着,在一幅幅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清零、婀娜、馨香而又彩色的济南……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