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1月14日《济宁日报》--能得几时为弟兄

1月14日《济宁日报》--能得几时为弟兄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6 01:02   浏览 N 次  

能得几时为弟兄

李炳来

话说是清朝时,在山东嘉祥的城西北三十里多的地方,有一个叫沈楼的村庄,村中的沈姓中,有一对兄弟俩,自幼勤奋好学,读书出仕后,哥哥沈忠仁最高任至吏部尚书,弟弟沈忠义最高任至礼部尚书,兄弟俩为官清廉,政绩显著、皇帝赏识、人民拥戴。
然而就是这两位聪慧过人,声名远播,德高望重的亲兄弟,却也有犯浑的时候。兄弟俩先后告老还乡,相继回到故土,他们起初倒也和睦,但好景不长,后来两人竟为家里祖产的继承问题发生了纠纷,闹起了乱子。村里的族长多次说合,亲朋好友也来劝解,几乎没起到一点作用,两人愈闹愈凶,最后竟然打起了官司。
一连三任县令,都感到这案子不好判,他们都是敷衍一番,即便不能一拖了之,但只要能拖到自己任满,也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尽管如此,但这老哥俩吃喝不愁,有的是经费和闲工夫。于是,都不饶不依的,非得讨个说法不可。
这事后来传到了李楼村的李士英那里,李士英为人坦荡,古道热肠,十里八乡的,被他化解了不少乱子。于是,他就主动派人把沈家老哥俩请到家里。
沈家老哥俩正闲着没事,也都知道李士英是一方名流,就没多问,分别依约来到李士英的家里。
提起这家务事,他们各讲各的道、各说各的理,说到动情处,个个激愤不已、肝肠寸断。

李士英却不慌不忙,一边听着,一边写什么。过了一会,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将写好的东西递给了沈忠仁,沈忠仁看后,脸红一阵儿紫一阵儿的,主动地把判词递给了沈忠义,沈忠义看着看着,竟然流着眼泪,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哥哥。俩人相拥而泣,互道愧疚。
站在一旁的李士英不住地点着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啊,他不由由衷地感叹道。
只见他在纸上是这样写的: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
蜂见花而聚其群、鹿得草而鸣其众——义也;
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
蜘蛛结网为食、蝼蚁筑穴 避水——智也;
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 不至——信也。
小小禽兽尚有此五常,况人为万物之灵,岂无德乎?兄弟何因先祖遗业之小事,而伤手足之大情耶?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为礼部,岂有伤兄之理?
——沈忠仁,仁而不仁;沈忠义,义而不义乎。本应是:
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业何须争?
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打那以后,兄弟和好如初,互助友爱、热心公益、造福乡邻,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李士英也因此名声大振,为后人称道。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上一篇:哪些选择对身体最好 下一篇:离婚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