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教育时报》:呼唤“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四)

《教育时报》:呼唤“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四)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6 05:42   浏览 N 次  
呼唤:走进后模式化时代 http://jysb.shuren100.com/2011-01/05/content_27986 .html 编者的话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老一辈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一生从教经验的概括。求真与创新,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毕生应追求的。教学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任何时候都要在遵循必要技术的同时超越技术。真正的艺术拒绝模仿,真正的艺术呼唤教师的个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教育的技术化、模式化保持必要的警惕。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指出:“差不多一个模式,我是比较反对的。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标准化的教师就无法张扬个性,你这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很有才华,但是被框住了,潜能出不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已经是死水一潭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难道你用一个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吗?套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危害。”

那么,如何让教学模式发挥适当的作用?如何对教学的模式化保持必要的警惕?教学模式的旋风会刮向何处?

刘铁芳:回到每一个个体的教育行动

教学模式对于中等学生,以及初入职的教师其实还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每一个教师在其独特的环境和独特的技艺下,都能形成属于个体的并不精确的教学模式。我所反对的,是把教学模式简单化、模型化、脸谱化,并借此批量生产、强行批量订购。我们在努力追求教育的一种模式或者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一种模式化的理念的高度时候,怎么样保持模式的开放性就成了“后教学模式时代”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教学模式之所以成为一个模式,意味着个体的教学方式不是前人给定的,而是融入个体生命的教育活动。个体在自己的教学模式中,应该有一些稳定的信念,比如坚持儿童本位、坚持对话的自由和平等、坚持思维的开放性。这些信念是构成一个教学模式的基础。也只有在这种稳定的信念下,个体的教学模式在自身的教育实践当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教育是立人的事业,而不是把人放在一个方框中定型的工业。

也只有坚持教学模式本身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教学模式才有推行的价值,而教学模式的推行本身,也要尊重个体的差异。这意味着,教学模式的呈现和接受都是在自由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学模式呈现和接受的主体都各自担当了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一切都推给体制。教学模式的呈现者如果没有足够成熟的思考和实践,他就难以有呈现自己的勇气;而教学模式的接受者如果没有足够高远的视角和准确的判断力,他就要面临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危险。

不可否认的是,体制化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它有时真可以达到摧枯拉朽的效果,整个世界的面貌可能为之焕然一新。但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人,都要对一切高速高效的东西心怀警惕,我们时时应当提醒自己的是,这些改革是否会使教育活动简单化,是否会使人简单化?改革之后,我们要怎样做?

今天的教师能够自如地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并且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名家对话。这样的趋势,将让暴风骤雨式的教学模式推行变得越来越柔和、越来越细化,教师个体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问题上来。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学模式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变得更加多元、多样,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个体化。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教育行动。任何教育教学模式,最终都落实到个体的、繁复的、独特的、不断生成的教育行动上来。这是我的期待。

程红兵: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一切因校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一种模式在这所学校是好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另一所学校未必是最好的,未必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评价最佳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校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特定条件及其指向性。

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帮助形成一种教学规范,学校教学在没有建立规范的时候可以借助教学模式的建构形成一种教学规范,当已经形成规范的时候,我以为重在超越规范,重在形成教师教学的个性特征,形成以教师自身学养为基础的人格魅力。人是有个性的,教师也是有个性的,教师的教学也是有个性的,这就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关键所在。任何教学艺术的成功都应该以尊重教师的个性为前提,都需要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的情境来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而不是特定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由不同的教师使用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与其说某种教学模式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不如说相对于特定条件(包括教师、学生等),某种教学模式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教育必须继承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要学习成功的经验,但绝不是机械地模仿、盲目地照搬。

教育实验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我们不能期望在教育实验中同一实验,无论谁都可以操作,而且无论谁操作,只要按同样方法都会取得同样的结果。教育实验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提出一种能完成某种目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只要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对教育实验研究的误解。

在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城镇,由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课程和相同的教学模式,会很少达成相同的结果,因为教师和学生不是机器而是人,具有人固有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群体,往往会表现出独特的群体特征,某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几乎总是产生不同的效果,教育过程是如此错综复杂而又变化多端,以至于每个教育过程只能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过程。教育过程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若仅仅改变其中的一种因素或一小部分因素,只能导致表面的或是短暂的结果。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教学模式的推广不可能是机械的模仿或运用,教学模式的推广要使模式——别人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新环境的适应,每运用一次要重新完成一个过程,相当于重新做一次实验,但不是原有实验的重复。

胡玉敏:对模式化保持必要的警惕

当今时代,“教学模式”的过于强调甚至强行推广,不但可能造成“形似神非”,教学质量不升反降,而且还可能造成我们的教学僵化、教师僵化、学生“去个性化”。我们必须对教学的模式化保持清醒的认识。要让教学模式发挥适当的作用,必须对教学模式的作用、地位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教学模式化保持必要的警惕。

第一,首先要认识到,教学模式更多的还是操作层面、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在教学方面,它处于比较“下位”的层面。在教学中,比它更上位、更本质、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一个教师对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的把握最重要,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不能舍本求末,忽视了对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追求与把握,而热衷于教学模式的使用。

第二,应善于剖析各种教学模式的本质。从大的方面来看,各种教学模式无非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以教师为“主角”的模式,一种是以学生为“主角”的模式。如“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属于前类,如“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等则属于后者。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显然归于后类。它们都是对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批判,而它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它们迎合了教师和学校教学改革的愿望。

第三,对教学模式,“借鉴”而不是“照搬”,“领会精神”而不“全盘抄袭”,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其实,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指向性”,即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模式。学习教学模式,贵在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把它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自己都是不同的。

第四,要理智,不要盲目。盲目地跟风显然是不对的。这么多年来,成千上万所学校到洋思、杜郎口参观学习,试问又出现了多少个洋思、杜朗口?外地再好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它那个“土壤”里才能“生长”出来的,要“移植”过来,也需要你这里的“土壤”等条件适宜。模式虽好,但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更重要的是驾驭“模式”的人——教师不同,当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第五,寻找“冰山”海平面之下的东西。每种教学模式,其背后都有一种教学思想或教育理念的支撑,都受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支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把握比“教学模式”更上位、更本质的东西——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育原则。这样,我们就能长出一双“慧眼”,看穿各种模式后的本质,从而灵活自如地、创造性借鉴甚至创造教学模式。我们权当把教学模式比做“冰山”在海面上露出的一角吧!

凌宗伟:课堂教学一定要“去模式”

我理解的“后教学模式时代”的教学,就是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摆脱时髦一时的“模式”,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和教师自己的生命基础上,在对教材、对课堂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在尊重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娴熟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它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体验,一种发现的惊喜。

教育本是培养人,使人成为人的事业。教育教学应该有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但既然是原则和方法,原则的应用、方法的组合,本就应该是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的,而不是固定性、单一性的。我所理解的教学模式跟教学原则、教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设备等等的关系,就好比是一只多功能的大包跟里面的许许多多的规格不一、大小不同的小包的关系一样。一个一个的小包放在哪个位置,里面放什么、怎么放,应该是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更应该是教师建立在对学生、教材、课堂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娴熟的、下意识的应变机智。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尊重人的,才是个性化的,这样的教学才不是技术,才有可能成为艺术,这样的教学才可能使每位教师的专长得以充分展示,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模式化”的可怕就在于,一是对简单易操作模式的顶礼膜拜,还有一个是对那些先进的工具的过分依赖。作为教师,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是相当可贵的。头脑清醒,我们才会发现,那些简单易操作的模式和花样百出的先进教学设施如使用不当,是会削弱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的,容易将我们的师生朝固化的思维惯性的方向去引导。我以为现代教学装备的应用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适合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而一味地按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设置的流程去组织教学,那么我们所倡导的课堂生成是很难实现的。我们更应该注意克服的是,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自己备课时设计好了的种种圈套,再“关起门来打狗”,以获得教者的自娱自乐的把戏。那种借助时髦名词,实质借助技术而引人入谷的所谓的模式建构,正是我们所反对的、建筑在剥削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探究学习的创造性基础上的所谓的“高效教学”。

丁念金:超越模式形成风格

“教学模式”的说法和做法虽然在国内外都流行,但它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古代几乎不存在教学模式,但古代的教学总的来说是高效的。那时生活条件很差、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很低、进学校的人很少,但学校培养出了大量的英才。到了现代,社会文化水平大为提高、教育规模大为扩大、人们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大为延长,为什么现代教学反而相对低效呢?这很需要我们反思。无疑,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与教学模式也不无关系。

就现代教学中流行的那些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模式化、程序化、稳固化。这种强调有一个前提:教学系统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系统。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教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是非线性的,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内外的复杂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教学的高度复杂性。“模式”在工业生产中是适用的,但在教学中不适用。现有的许多教学模式不仅将教学作了过于简化的处理,而且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实施忽视学生个性的教学、将教学与整个社会生活隔离开来,这些势必导致教学的低效。至于那些不顾自己学校、自己教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模仿别人创造的教学模式的做法,则更不合适,因为一种教学模式即使有其一定范围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不具备普适性,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那么,教学模式是否有存在的理由呢?对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首先,教学中还是有些相对稳定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相对稳定的东西作为我们教学思路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可以成为接近于模式的东西。例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的基本操作过程、教学的基本策略等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其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教学可以而且应该是有特色的,因此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中有一些模式的成分。教学风格存在的一个前提是,教学不可以绝对地顾及全面,而不得不有所侧重和偏爱,达到一定的个性化。

但更进一步说,我们不能停留于教学模式,而应该进入到“后教学模式时代”,即超越教学模式的时代。首先,我们的整个教学要超越现代教学的过于模式化的状况。现代教学是过于模式化的,这种模式化导致教学的机械化、呆板化操作、普遍化的状况,这违背了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其次,教师个人要超越教学模式。可以说,模式化的东西是一种较表面化、较基本性的东西。模式化的教学可以供初为人师者模仿,以让他们达到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而真正熟练于教学的人,则是不需要也不应该依赖于教学模式,他们应该而且能够形成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操作策略,这就是教学风格。这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境界,只有这种境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适应于丰富、流变、开放的情境。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