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精美的版式会说话

精美的版式会说话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7 12:02   浏览 N 次  

● 吴永亮
本文接着《给“给力”再加一把力》(见本刊2010年12月下)的话题,谈谈版式语言。
版式,笔者认为“版”就是指版面,“式”就是形式、式样。版式就是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通过精心设计、全力打造出的一版又一版附载着文字、图片、线条等信息的版面。本文所述版式特指报纸版式。
话说1986年3月,我有幸到《大众日报》政军部学习,对版式才有了初步了解。那时,编辑老师编好稿子后就是数字数,而后拿出版样纸(版样纸上画了一个个整齐有序的小圆圈),接着一手拿铅笔、一手拿尺子,按头条、倒头条、二条等字数在版样纸上画图。那时候很少提到美编,原因大概在于版式“简单”。版式就是将早已烂熟于心的标题字号、框线粗细分布于版上,讲究一点就是配个插图,再讲究一点就是请人用毛笔写出标题照相制版。
那时的报纸,横平竖直,一块一片,没有什么“花里胡哨”、“曲里拐弯”,可以用“直线加方块”来形容。如今许多党报头版还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虽然过去25年了,但老师班前饭后给我谈了一些有关版式的事情,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也给我以后帮助报社校对清样带来不少便利。
面对清样,老师教导我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要打开整版,看标题是否相撞,线框是否相冲,还有内容是否相克等。相克问题尤其重要,如养猪事业大发展的快讯恰好遇到庆祝伊斯兰教节日的消息,这两条新闻摆在一起显然不合适。老师的话仿佛还是耳边,但眼前摆着的2010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就犯了内容相克的大忌。当日该版中间位置为一张大幅照片,标题为《灭火烈士“回家”》,照片上是陈其芳老人在殡仪馆里,怀抱外孙王远鹏(王远鹏在12月5日扑灭道孚大火中壮烈牺牲)遗像以及家人悲恸的情景。然而在照片下方横排着《“缺席”的颁奖仪式成笑话》,讲的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奥斯陆搞了一个“缺席”颁奖会,把所谓的“和平奖”给了因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正在服刑的罪犯刘晓波。
上面悲痛欲绝,下面“笑话”,反差太强烈、太刺眼了。要么把《“缺席”的颁奖仪式成笑话》标题改了,要么把其挪到国际版去。
报纸如此,电视新闻也应遵循这不成文的规定。如中央电视台刚刚播出某位领袖人物的讣告,下一两条新闻应该是中性的,不能接着来一个某地召开欢庆大会。
这里笔者要说的是,诗有眼,曲有板,版有心。一个版的头条应该是该版的中心,其他文字、标题、插图、言论等都要尽最大努力围绕其展开,否则会破坏整体效果。即使不能归类,也要局部统一,全局上尽量不要犯顶。还拿2010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说事,该版头条《失去双腿,他照样走出传奇人生》与《灭火烈士“回家”》照片感情差异不大,放在一起就比较适中。
第二步要把清样摊开,站起来巡视。这样居高临下,有时候就能发现一些你坐着看不出的问题。一打开,报纸末版与头版就在一个平面上。如果一版上照片是国家领导人在讲话或接见外宾,而四版同一高度有一位战士在练习拼刺刀,恰巧刺刀对向一版,这就是政治事故。
第三步要对着灯光看大样。原因在于版面上出现先进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照片或相关文字时,与其相对的一面要保持一定文字、照片的“清洁度”,特别是背面图片最好不要“开出”汽车、拖拉机、保洁车……
以上这三步,现在说出来有些像笑话,但我们从中还是能借鉴一些经验和教训的。
随着厚报、读图时代到来,特别是排版告别“铅与火”,还有就是日臻完善的排版软件不断创新,版式渐渐告别单一、枯燥、呆板的形式,逐渐到达现在“只要你想得到,就能画得出”的境界。
笔者力求从报头、报眼、报眉、报缝、版内、版与版之间依次谈谈版式语言。

报 头
1.报头排列方向
报头绝大部分是横向,但也有些报头为纵向。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报》率先在报头上做文章。记得当时每到周末,该报就把报头移到报纸右下角并垂直排放。不过,如今的《中国青年报》报头倒是中规中矩少有变化。《南方周末》报头一直采用纵向,某种程度上藏匿着该报“一竿子插到底”的新闻采访原则及精神。
《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六”、“生活6+1”、“假日读本”报头大都采用竖排形式,颇有艺术感染力。
2.报头个数
一般情况下,报头只有一个,但个别特殊情况下,出现多报头。北京奥运会期间,《齐鲁晚报》就是双报头,一正一反。
《报刊文摘》每逢周末版,四开八版分成两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一个报头,其中一竖一横,相映成趣。
如今许多报纸,为了增加广告头版数量,经常想着法子出多报头。
3.报头位置
报头中报名通常处于头版左上角,还有的置于中间。处于中间位置,就没有报眼,这样头版上方开阔、大气,报头包含内容也增加了许多。《大众日报》现在就是将报名置于头版正上方中间位置,虽说损失一个报眼,但赢的是正气、昂扬、舒适大方,特别是报名后衬以红色犹如党旗飘飘,加上左上角红白相间的报徽响应,那感觉就是“高举”、“阔步”、“与时俱进”。
4.报头内容
(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
报纸出版时须在每期固定位置标示以下版本记录:
(一)报纸名称;
(二)报纸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名称;
(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四)总编辑(社长)姓名;
(五)出版日期、总期号、版数、版序;
(六)报纸出版单位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七)报纸定价(号外须注明“免费赠阅”字样);
(八)印刷单位名称、地址;
(九)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十)国家规定的涉及公共利益或者行业标准的其他标识。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报头位置大都刊登了前六条以及第十条,第七、八、九条一般刊登在末版下方或中缝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过去我们一直使用“国内统一刊号”。早在1988年12月10日,为使国内统一刊号标准化,同时与ISSN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中国标准刊号》(GB9999—88),该标准从1989年7月1日起实施。中国标准刊号由一个以 “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为标识的国际标准刊号(正确翻译应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考虑到我国已习惯于“刊号”,于是翻译成“国内统一刊号”)。2001年1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该标准从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取代国内统一刊号,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为了与ISSN原意结合,二是考虑到出版物除纸质外还有网络、磁质等连续出版物,如继续采用刊号一词显然不够准确。
自2002年6月1日以来,许多报刊没有能够严格执行这一标准,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大多数报刊仍然采用“国内统一刊号”(如《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还有的采用自己擅自起的名称,如《报刊文摘》为“出版刊号”,只有《人民日报》、《新民晚报》、《邯郸日报》等少数报纸采用了“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我想大多数报刊不愿采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原因可能有:一是多年来已习惯“国内统一刊号”,二是采用新的表示法字数太多,报头就显得拥挤。不过,笔者认为,既然国家有标准,就应该坚决执行,连《人民日报》都做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按规定办呢?
(2)徽志
如说报头出现重大变化,笔者以为当数“徽志”问世。不知何时起,徽志越来越受到重视。
徽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简练、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抽象、艺术化,从而达到具有表现意义的作用。
各媒体在设计徽志时,通常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征集,征集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宣传、强力推介的过程,也是提高知名度的过程。
徽志刊登在报头显著位置,与报名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徽志天天出现,日久天长品牌效益就会随之而来。
还有一种徽志,就是报纸受到表彰后可享用的获奖徽志。如《生活日报》在报徽下方刊有“山东省第七届优秀报纸”徽志。
(3)口号及其他字样
为了倡导、展现本报办报宗旨、指导思想、服务范围、努力方向等,许多报纸在报头位置上刊登自己的宣传口号以及其他字样。如《山东商报》在报头正下方刊登“品质成就影响力”,《生活日报》刊有“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济南时报》刊有“我们的时报,我们的时代”(不知何故,2011年元旦起取消了)。
除此之外,有的报纸还刊登一些受表彰的内容,如《都市女报》刊有“全国十大女性媒体”,《报刊文摘》刊有“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标志及字样。
(4)其他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有:网址、邮箱、新闻热线(电话号码)等等。
5.报头变化的周期
固定:在一定时间内,报头保持稳定不变。如《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还有的相对固定,在特定的日子有变化,如《生活日报》每到周六、周日、假日就改换报头形式。
临时:如遇到极具重要意义的日子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特大事件,报纸会对报头用字着色等加以改变,如邓小平同志逝世次日各大报纸报头都以黑色出现。2011年1月1日《生活日报》头版就是将报头置于头版下方。还有就是对整个头版进行临时大变革,如汶川大地震后七天,全国举行哀悼活动,各大媒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从版式到内容、从图片到文字都做出重大调整,以期取得纪念死亡同胞、告慰伤残人员、振国威凝民心之目的,更多是激励全国亿万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建设和谐中国的雄心壮志。
还有一种是遇到特大喜事,如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神舟载人上天等,许多报纸纷纷出版号外。出号外时,报头就不会拘泥于原报头位置、字号大小,大都以热情奔放、喜形于色的形象出现。

报 眼
文革期间,报眼位置非毛主席语录莫属。
随着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神圣的报眼也走进寻常百姓眼里。刚开始,都是中央领导人活动新闻报道,渐渐地各行各业的成果也能在其位置上露露小脸。再后来,广告也悄然登场,由于其位置特殊,自然广告价码就高。
现在,有的报纸将头版正上方全部用作报头,结果报眼没了。如今的《大众日报》就在此例。
有时候,报眼与一版正文相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为怪了。

报 眉
除了头版,其他各版理论上都有报眉存在。
改革开放之前,报眉好似那个年代女性对待眼眉的态度,朴实无华,只有日期、版序号等很少一些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眉也“扬眉吐气”、“眉飞色舞”了。
现在的报眉,除了刊登报名、日期、版序号,还刊有本版名称、编辑、美编、组版者姓名以及投稿信箱等信息。
报眉按所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某板块的第一版(见图1),此版报眉中板块名称要大于报眉中的报名,且信息量比较丰裕、充实,有时候可称得上是“小报头”。 随着厚报时代到来,为了读者选择性读报,报纸分为几大板块是必然现象。如《齐鲁晚报》分为A(重点、山东、体育、财经)、B(专题)、C(今日济南)、D(都市消费)等。于是乎“小报头”在一张报纸中会多次出现。
二类是某个板块除第一版外各版的报眉。

现在报纸越来越重视报眉的作用,常常运用图片、文字等结合成一组组图文并茂的样式,有时同一板块连续采用统一报眉,好似连续画卷,引人入胜。
如2010年12月10日《齐鲁晚报》A04、A05版报眉用浩渺无边的大海、翻扣的捕鱼船只和救生艇,外加 “烟台船长秘鲁遇难”字样,一下子就吸引读者的眼球(见图2)。报眉与正版文字、图片呼应,呼之欲出,强化版面语言。

同日《齐鲁晚报》A07版报眉,一摊血迹中“追事……”A09版报眉“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左侧几株迎风而立的无名小花,右侧为远方的庞大建筑群)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1月6日该报A03至A06版报眉“泰安1·04枪案”,A08版报眉“‘山东哥哥’舟曲支教”,A12至A13版报眉“冰情”等都采用此类方法。
一般报眉用通栏横线与正文相隔,报眉中有关文字、数字等均在横线之上,但《都市女报》报眉里的“都市女报”中的“女”、栏目名称却都破横线而过,略显得轻松愉悦,符合读者对女报的期待。
报眉通常是在一行,但也有的表现为多行,如《生活日报 假日读本》就是两行(见图3)。

报眉一般情况下是通栏,但也有的采用半栏,如2011年1月3日《山东商报》A8版(见图4)。这样做的益处就是能开发出一块上稿的小天地来,副作用就是报眉显得拥挤了些。
报眉位置一般在版面正上方,但有时也根据版面内容需要,置放在其他地方,如版面左侧(见图5)。

通常报眉与正文以框线隔开,但也有的报眉与正文融合在一起,如2011年1月3日《生活日报》第15版(见图6),为保持该版报眉宽松、舒适,编者将新闻热线、编辑、组版、邮箱等信息置于本版右下角。
《齐鲁晚报》2010年12月24日“今日济南”版头版刊发标题导读“村里又树起电线杆 数字电视转换遭质疑”,标题所压照片为一座乡村民房,一杆电视天线竖起直破报眉横线,天线头正巧对着“齐鲁读者热线96706 我们就在您身边”。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值得称道,版式活了不说,天线头巧对电话号码还暗示着很多。
2010年12月20日《济南时报》A17版上方一枚别针将报眉与标题轻轻卡住,整体让读者感觉就是在晾晒一张曝光过度的生活底版,轻声述说该版“2010年济南自治小区的酸甜苦辣‘闲’”。

报 缝
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报缝,大都是空白的。后来,报缝里渐渐生出“字里行间”。开始是一些“历史上的今天”、“医药小处方”等生活类知识,慢慢地报缝里长出了广告、股票信息、当天电影等等。想当初,有些小报就是利用报缝的优势大做特做广告,通过报缝求得生存。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报缝园地日趋荒芜。如今的厚报,版面多了去了,报缝旮旮旯旯难成气候,头版与末版之间的报缝尚能开出些自留地来。

报 底
目前看,报底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一般报纸只在末版报底刊登一些印刷厂址、发行部门电话等。《山东广播电视报》有时在报底安排“名人名言”栏目。总体来看,这方面期刊利用得比较好一些。

版 面
1.整版内
整版设计,会使版内文字、图片、框线等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体艺术效果,孕育出或清新淡雅、或催人思索、或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效果。
整版设计在年终岁末盘点、报道比较重大事件时用得比较多,平日里大半个、半个版以及一个栏目或一篇文章进行设计占的比例高一些。《济南时报》(2010年12月27日A24版),整版灰黑色,四周为不规则曲线,上端往内回卷好似画轴,与本版“当体坛遭遇民间语文”互为感应。版式边线不规则好似残缺的记忆,既美化了版面又烘托了主题。
整版设计方式多种多样,有四周加框线,也有的在整版中间下一番工夫。整版中间位置是读者视线聚焦点,也是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倾心打造的地方。
2010年12月8日《山东商报》A5版(见图7),版面正中间竖插一把匕首,匕把上三个圆孔好似编者愤怒质疑的眼睛,匕首内依次摆放着长途汽车内麻木的乘客、受伤的仰躺着的汽车司机。一把匕首从上至下插在版面正中,尤如插在每一名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读者心中。匕尖滴下三滴殷红的鲜血,与匕首三个圆睁的孔呼应,似乎在呐喊、在拷问……
综观本版,上方为标题《勇阻暴徒闯车 司机身中五刀(主题)事发济南到菏泽的长途汽车,经抢救司机已无生命危险(副题)》,版面左上方为导语简述事件前后。整版左侧述说事件始末,并加“相关新闻”,右侧“幸”、“叹”、“评说”一气呵成。
2011年1月4日《济南时报》A5《生死时速!300公里追缉贩盐车》,该版版式设计值得夸奖一番。本版左侧为“数字”(简要概述事件中牵扯到一串数字),右上角为新闻图片(贩运私盐的货车),全部文稿置放在济南市城区图之上,另外配以济南到河北吴桥的高速公路及追缉路线。这个版式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动感强烈,让人一目了然。
除了整版进行设计外,还有的在版面的正上方、一角、两侧、底部进行精雕细琢。
2.版与版之间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通版,既两个相邻,又在一张纸上;一种是两个版相邻,但不在一张纸面上。第一种情况整体设计出来的效果尤佳。今年1月6日《济南时报》A20和A21版为一张纸上的通版,两版版式整体设计,突出“济南稳,居民安”主题。第二种情况因为分属不同纸张,阅读时版面易分开,从而会降低两版合一的版式效果。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也难将版式设计说得明明白白。综观几十年来报纸版式语言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这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版式语言的作用,版式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传统中点、线、框、面即直线加方块被曲线、任意图形轮廓、五彩缤纷颜色所取代)。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物极必反,现在有的报纸为版式而版式,搞得人眼花缭乱,这是不可取的。还有,版式不要太满,要像绘画作品那样留白,给读者留下“填空”的地方。笔者认为,版式的最高境界就是服务于内容,服务于读者,离开这个就会适得其反。
最后要说的是,因为有了广大报社领导和编辑重视,因为有了读者阅读时审美的需求,因为有了科技力量的有效支持,一个更加精美的版式时代(出现立体效果、散发芬芳气味、甚至具有动感变化的版式)会走进报业的春天里。总之,精美的版式定会说出报纸和广大读者的心声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下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