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传(十)--创办《北京晨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8 19:12 浏览 N 次创办《北京晨报》
1998年3月初的一天,市委大楼364会议室。市委宣传部长龙新民主持会议,研究《北京晨报》的筹办问题。
在此之前,北京日报社已筹办了近半年。北京日报社成立了专门的筹备组,到全国很多城市做了调研,并做出了报纸的编辑方案。
北京日报社的社长满运来,带着筹备组的同志参加此次会议,以为是领导要听取筹备情况。一进会议室,满社长有些疑惑:怎么北京青年报的社长也坐在会议室?《北京晨报》和北京青年报有什么关系?
这个疑惑,很快就释然了。会议一开始,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开门见山,说为了办好《北京晨报》,决定由北京日报社和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双方出资出人。创办资金1000万,北京日报社出资600万,北京青年报社出资400万。会议决定,两报社回去马上落实,双方都要抽调骨干,月底前报到。
以后才知道,《北京晨报》是李志坚一手抓的。原来由北京日报社自己办,筹备了半年后,李志坚感觉,北京日报办不好完全走市场的都市报,于是决定市场意识比较强的北京青年报加入进来。
主管副书记的决定,没什么可商量的,回去落实就是了。钱好办,打到帐上就行了。最难办的是人。《北京青年报》当时早已成为北京一张有影响的大报,发行量四五十万份,年广告收入几个亿,员工收入是首都新闻界中最高的。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去一个前途未知的新报社?谁愿意去经营一张能不能办起来的新报纸?
当时北京青年报的社长是X,前社长一年前调到市文联任副书记。X原是北京日报副总编。青年报的人,绝大多数对X反感。因为X不懂管理,也根本不听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你跟他谈工作,他根本不让你说,让你干工作很憋气。报社有社委会,他却视为不存在,研究事情随机确定参加人,有时只是两三人一碰头,就以报社的名义做出决定。
此次抽人去北京晨报,这么重要的事,没有开社委会,听说只是二三个人碰了碰头,便确定了人选。我是副总编,社委会成员,在领导班子中排第三位。但研究人选的会议,并没有让我参加。而且,确定我带一拨人去晨报,既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决定后也没有通知我,而是直接上报团市委。
团市委主管副书记张孝廉,直接找我谈调动的事。我自然很有意见。张孝廉也很诧异,以为是社委会集体决定的,事先我是知道并同意去的。意见归意见,我的组织观念还是很强的。我表示,不管怎样,我服从组织决定。
几天后的 3月24 日,我来到了市委364会议室,参加宣布北京晨报社领导班子组成会议。会议仍由宣传部长龙新民主持,副书记李志坚参加。龙新民宣布北京晨报编委会由五人组成。北京日报的A任总编辑,负责管理经营;我任第一副总编辑,主持报纸的编辑工作。另外三名副总编,S、H,来自北京日报,L,来自北京青年报。
李志坚在随后的讲话中,讲明一二把手是同级,并提出要把北京晨报定为副局级单位。参会的宣传部干部处处长说,新设副局级单位,需要中央编办审批,但中央编办控制很严,一般不批。李志坚说,争取一下,如果实在批不了,将一二把手定为副局级,并要求干部处长帮助晨报找市编办解决。他还提出要求,《北京晨报》在6月出版。
会后第二天,我和L来到北京日报社。北京日报社腾出两个房间,作为北京晨报的临时办公室。新组建的编委会的五名成员,第一次聚在一起,商量筹备工作。
A比我年轻两岁,原是北京日报总编室副主任,S是北京晚报一个部门的副主任,H是北京日报新提不久的一个部门的副主任,L原是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主任。除我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在社一级岗位上工作的经历,更没有筹办过报刊的经验。我不仅在北京青年报担任副总编一职有十多年之久,而且创办过几个报刊,并主持全面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筹备期间,编委会开会,基本都是我拿意见。北京晨报的前期宣传,报纸的编辑方案和经营方案,以及部门设置、薪酬结构、考核办法等等,都是我亲自制定的,就连正式创刊日期,也是我提出确定的。在前期筹备工作中,每次编委会开会,我的意见往往就是最后的决定。这也埋下了我和A后来矛盾的种子,他感觉他被架空了,虽然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
市委宣传部原来要求《北京晨报》六月创刊,后经我们请示,决定最晚七月创刊。即使这样,按此倒计时,从宣布领导班子成立到出刊,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而创办一张报纸,筹备工作是很复杂的,也是很繁重的。除了从两个报社调来的二三十人,一千万的投资,其他完全要靠我们自己白手起家。筹备工作包括,寻找社址并装修到位,购置设备,招聘人员并培训,制定报纸的编辑方案和经营方案,制定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薪酬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发行网络和发行人员培训,联系印刷厂和纸厂,最后还要进行几期试刊。
在这样短的时间完成如此繁杂的筹备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此先例的,一般最快也得半年以上。但我们这些人,凭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干劲,硬是在七月正式创刊了,创造了报业史上的奇迹,而且还创造了更多奇迹。
报纸是搞宣传的,但往往不太擅长自我宣传。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自我宣传。
我们设计了七次宣传广告,每次一个内容,包括人员招聘广告,报头有奖设计比赛,“假如我是总编”报纸征集方案活动等等。作为两个投资者的报社,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上连续免费刊登。
人员招聘考试那天,,我们从一家礼仪学校找了几十位礼仪小姐,身穿艳丽的旗袍,斜披带有《北京晨报》字样的绶带,从大马路到考试的学校,夹道排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市民的关注。
由于我们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在报纸出刊前,相当多的市民就已经知道了《北京晨报》,从而形成了一种期待,这为《北京晨报》一面世市民就争相购买,起到了重要作用。报纸出刊一个月后,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五十的市民,在报纸未面世前就知道了。
在此之前,A等日报的几个人已筹备了半年多,他们曾到全国一些办得比较好的都市类报纸做过走访,并形成了报纸的编辑方案。报纸的编辑方案是最重要的方案,报纸能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完全取决于报纸的编辑思路,它决定报纸的命运。为此,报社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集体去了一趟西安。
西安有一张《华商报》,办的很出色,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报纸。我们与该报方方面面的负责人进行了交谈,充分了解了情况。两天的时间,我们都泡在报社,西安的旅游点,我们一个也没去,便匆匆返回了北京。
我既然主持报纸的编辑工作,制定报纸的编辑方案就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对于创办《北京晨报》,当时新闻圈里没有人看好。两个合办单位不看好,其他新闻单位更不看好。他们普遍认为,北京的报业市场上,报纸已经饱和,有些报纸创办几年,发行不过几万份。《北京晨报》根本没有办的必要,也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工人日报》还专门发了一篇评述文章,分析了北京的报业市场,得出的结论,《北京晨报》前景堪忧。
《北京晨报》到底有没有发展空间?《北京晨报》怎样做才会有发展空间?对此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当时在北京的报业市场上,共有246种报纸,是全国报纸种类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但认真分析起来,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有五种,即《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北京日报》和《人民日报》,后三种日报,基本为单位订阅;个人读者占多数、零售比例比较高的,仅《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两种,这是《北京晨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它都不构成竞争威胁。
再分析《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前者发行量70万份,后者发行量40万份,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和社会影响。但两报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新闻性不强,缺乏昨日新闻。大部分是副刊性内容,真正的新闻信息很少。《北京晚报》的文章短小,但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温温吞吞,我概括为“乱”;《北京青年报》是从周报发展起来的。办周报时,因为无法拼抢新闻,于是强调抓新闻的第二落点,深度报道,文章比较长,很多版面只有一篇或两篇文章。改为日报后,仍保留其风格。文章长,但含金量并不成比例,真正的新闻信息量同样不多,我概括为“水”。
几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搞过一次北京报业市场的调查,我认真研究了这份调查报告。报告中,有一项问题是读者读报的目的或阅读需求是什么。报告显示,读者对时政、社会、生活等信息的需求,是人们读报的主要目的。而现在的报纸,包括《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这两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报纸与读者需求的差距,正是我们进入市场的突破点,也是我们的发展空间。
为了更具体、更准确的了解读者的需求,我开着车到街头报摊,现场观察什么人买什么报纸,关注什么新闻。我坐在车里,将买各种报的人的年龄、身份等记下来。一些人买完报后,会在报摊旁翻看。我也买份报,随着买报者翻看,看他关注哪些版,在每个版停留时间的长短。通过这样的现场观察,我对读者的需求,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对报纸做什么、怎样做,心里有了底,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
尽管A他们此前已有报纸的编辑方案,但不过是几张报纸的综合翻版,没有新意,于是我把它束之高阁,重新制定。
在我制定的编辑方案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的报业市场状况,主要的竞争对手,得出的结论是,北京虽然报纸众多,但市场竞争并不激烈,读者潜力很大,主要竞争对手和读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只要我们能确定正确的办报思想和鲜明特点,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其次,我根据《北京晨报》是一张综合性日报的性质,确定必须追求市场的最大化。必须以普通市民作为基本读者,这是实现市场最大化的根本之点和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地、牢固地树立读者本位意识。
在方案中,我明确提出,《北京晨报》要站在普通市民的立场上,以普通市民的眼光,依据普通市民的需求,来确定《北京晨报》的报道内容和表现形式。普通市民的需求,就是《北京晨报》的报道内容;普通市民的关注点,就是《北京晨报》的报道点。这是我们衡量新闻价值和评价报纸质量的主要标准。过去办报,都是编辑本位,如此明确的提出读者本位,并以读者需求作为衡量报纸的主要质量标准,在当时的新闻界是第一个。
以此为基础,我提出了《北京晨报》的三大功能。一是满足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需求,要及时报道本市、全国及世界发生的、与他们相关和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北京晨报》应是一张真正的新闻纸,一份信息早餐。二是应积极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为人们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及时提供全方位的、实用的服务信息。要力求使《北京晨报》成为市民的生活消费指南。三是应发挥社会舆论的特殊作用,反映市民呼声,帮助市民解决具体困难,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要使《北京晨报》成为广大市民眼中的代言人、贴心人,形成有困难找《晨报》的印象。我将这三大功能,形象地称为一只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
《北京晨报》创刊之初,确定为八个版,比《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的版面都少。因此我要求要提高报纸的含金量,要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量。为使这一点得到落实,我提出了每版信息不得少于20条的死规定,不足20条要扣奖金。同时要求抓新闻的第一落点,强调昨日新闻,所有版面一律当日凌晨组版。这是任何报纸都做不到的。
《北京晨报》创刊后,迅速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欢迎,有力的证明我制定的办报思想和方案是正确的。
同时,我还亲自制定了报社的薪酬制度和考核方法。薪酬制度打破了一贯的国家规定的工资体系,把国家规定的工资只作为档案工资,实际不执行。新的薪酬标准,按岗位制定,什么岗拿什么钱,奖金与绩效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在当时的新闻界也是很超前的。
报纸的发行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在此之前,各报社的发行基本是两个渠道,一是通过邮局,二是通过报亭。而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流动售报。我们和市总工会合作,利用各级工会组织,组织了1500人的流动售报队伍。售报员大多数是下岗职工,既解决了再就业问题,又解决了报纸的发行问题,可谓双方都满意。
《北京晨报》的创刊日是我确定的。当时市委宣传部和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均想将7月1日作为创刊日。我提出了不同意见。我说,7月1日是建党纪念日。如果《北京晨报》7月1日创刊,今后纪念创刊,可能和建党日冲突,有些领导参加不了。我提出7月20日创刊,日期是双数,又是星期一。最后大家同意了我的意见。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7月20日,《北京晨报》正式创刊。
创刊第一期,报纸就印了15万份,很快就销售一空。此后一周,发行量逐日增加,最后稳定在20万份左右,紧随《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之后,进入北京报业市场的前三位。
进入前三位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的理论,广告是向强势媒体流动的。一般的城市,广告流向位列前两位的报纸,象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只有进入前三位,才能吸引大量广告,得以盈利,第四位只能喝点汤,达不到盈利的程度。由于《北京晨报》发行量达到20万份左右,又进入了前三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吸引了大量广告。当年创刊,当年收支持平,这是国内外任何报纸都没有过的。报纸从创刊到盈利,国内最少需要二三年,国外需要四五年。而《北京晨报》创刊发行量就达到近20万份,广告收入五个多月达到1800 万元,被称为新闻界的“奇迹”。
《北京晨报》一炮打响,很多圈内的人都想打探其中的秘密。一位同是都市报的副总编,一天登门拜访。我们是老熟人,因此他直言不讳的说,我觉得晨报并没有我们的报办得好。为什么我们办了三年,还没有办起来?
我告诉他,要从新闻写作方面比较,晨报的文章确实没有你们报的文章写得精彩。我的记者都是新招来的,没时间培训,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导语。你说的是行内标准。但是,读者看报,不是看文章,而是看信息。现在人们看报的特点是浏览,一般看看标题,只有他非常感兴趣的,才会看内文。因此,文章写得是否精彩,不是最主要的。
他问我,什么是最主要的?我告诉他,是信息,全面而丰富的信息。接着,我向他阐述了我新近研究出的报刊定位理论。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