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霞云岭》:失踪40余年后神奇“归来”

《霞云岭》:失踪40余年后神奇“归来”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8 23:18   浏览 N 次  

博主按:节后上班第一天,收读了著名作家杨啸先生于兔年春节发来的电子邮件:“国震:谢谢你的短信祝福。给你和全家拜年。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妙笔生花,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另附去有关浩然和我的短文一篇,请你一阅。杨啸 大年初一”

杨啸先生用附件发来的《关于<霞云岭>》一文,讲述了他60年代写作长篇小说《霞云岭》的经历,以及书稿从“失踪”到40多年后意外“归来”的传奇故事。现将此文转发于此,与博友们共享。



关于《霞云岭》
——代后记

杨啸


1963年,我写了一部1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题名《眼睛》。是反映当时农村生活题材的。初稿写出来后,请浩然看了。他看后认为,基础很好:题材好,故事好,人物形象、性格也都写得不错。不过,在他看来,故事、人物、情节,都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展开的余地。他认为,这应该是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他对我详细地谈了他所设想的对稿子的修改意见。并建议把稿子改成长篇后,书名改为《霞云岭》(因为原稿中的地名叫霞云岭)。我很同意他的意见。就决定按照他的意见,对稿子进行重写。当时,他正住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中国作家协会休养所,写他的长篇小说《艳阳天》第二部。他建议我也住到那里去,和他一起写。他写他的,我写我的,以便他随时对我写出的稿子提意见。如能这样,我当然高兴。于是,他就和中国作家协会有关方面联系,帮我办了住到那里去的手续。当时,我正在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学习。我就向班里请了假,于1964年的2月间,住到那里去写这部长篇小说稿。
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在那里长期住着写稿子的,除了我和浩然,还有安徽的作家陈登科、福建的老作家马宁。另外就是一些外省的作家,短期在那里住,然后走了,又换成别的作家进来住。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的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之间,是八座古老的庙宇。一处(长安寺)和二处(灵光寺),在山脚下;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庵)、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依次向上,一处比一处高。到七处,就到了山顶最高处。八处,则是从另一条山路,向东北方向走去,和其他几处,都不相连。当时的中国作家协会休养所,就设在八处(正果寺)的一座院落中。
八处(正果寺),是八大处中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又传建于隋仁寿年间)。正果寺坐北朝南,位于卢师山腰。山门前石阶数十级。山门之上的石额上,刻有“古刹正果寺”五个大字。山门以北为大雄宝殿。殿前有铸于明朝的大铁钟一口,钟身铸有《摩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文(我们有暇时常站在钟前津津有味地念诵钟上的经文,以致后来都能背诵了)。院中有一棵大黑枣树,粗壮高大,枝叶婆娑,树龄不知有多少年了。殿东为禅堂院。大雄宝殿以西有一院,院门为宝瓶形。出此小院西门,有座重檐八角亭。亭北是一宽大的敞轩,内悬木制匾额,上刻“招止亭”三字。匾下嵌一碑,上刻《秘摩崖招止亭记》。敞轩以北为秘摩崖。此处一巨石自山顶凌空而出,突兀奇险。石上刻有“天然幽谷”四字。旁侧有一洞,名“真武洞”。
寺庙的院子里,北面是正殿,东、西、南各有平房数间。大概是当年僧人居住的禅房。住在那里的作家,每人住一个单间。浩然住的那一间是西房,我住的那一间是东房,正好窗户对着窗户。屋子里有桌子、椅子、床和被褥等。桌子摆在窗前,我和浩然写作时,抬起头来,隔着窗玻璃就能互相看到。
八大处历来是北京著名的游览景区。只是当时那个年代,有兴趣游山玩水的人很少。尤其是八处,和其他七个处又不是一条路线,当游人游过其他七个处后,就已经累了,很少有人再到八处来。所以,这里虽然也是开放的游览景点,但游人寥寥,环境十分安静。
休养所有一位姓张的管理员,40多岁,为人热情;还有一位专为住在那里的人做饭的老大姐,也是40多岁,有着一手很好的厨艺。按照预定的食谱,谁想吃什么,就事先告诉那位老大姐,她就按照每个人的要求,给大家做。饭菜总是做得十分适口。
浩然每天都起得很早。一般都是清晨五、六点钟就起来写作了。当八点来钟吃早饭时,他常常是已经写完了一、两千字;并且每天晚上他都要加班。这样,他常常是一天要写一万多字。我的习惯是不大起早,晚上会和他一样地加班,一天也就是写四、五千字。
我每写出一、两章,浩然就拿过去抽工夫看。看过之后,就把他的意见写在纸上,附在我的稿子上。以便我参照他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每天吃过晚饭后,浩然和我(有时也有别的人),就到院子外面的山路上散步、聊天。谈生活,谈创作,谈往事,谈未来,总是谈得十分开心。
夏天,有一段时间,和我一样在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学习深造的张长弓和王栋,也到这里来住(也是浩然帮助联系的)。张长弓是和导演广布道尔吉合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写一部名为《乌兰奥德》的电影剧本;王栋则是写一部中篇小说。假日,在《红旗》编辑部工作的王主玉,也常到山上来看我们。每当王主玉来了,我们总是要欢欢乐乐地聚会一场。到山下的小铺里买来红葡萄酒、啤酒,以及香肠、松花蛋等下酒菜,开怀畅饮。常常是一醉方休。
就这样,从2月中旬到8月底,半年多的时间,我把原来10多万字的中篇小说,改写成了一部30来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事没有完,留下了悬念,接着还准备写第二部)。我正准备把稿子再修改一遍,就接到了文艺研究班的通知,让我回呼和浩特,参加文艺整风。于是,我便带上刚写完的长篇小说《霞云岭》的初稿,离开八大处,于9月3日,回到了呼和浩特。
回到呼和浩特后,即参加了内蒙古文艺界的文艺整风。利用整风的空余时间,我参照浩然对《霞云岭》稿子的意见,继续对稿子进行修改。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我把稿子又修改了一遍。在第二年的春天,正好张长弓要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交他修改后的长篇小说稿《边城风雪》。我就请他把我修改后的《霞云岭》稿子,也带去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因为事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曾向我约稿)。
1965年7月,我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毕业后,回到了伊克昭盟党委宣传部(在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学习期间,我的编制一直仍在伊盟盟委宣传部)。就在此时,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信上说:他们已经看过了我的《霞云岭》稿件,认为稿件的基础很好,作一些修改后,即可出版。并附来为我请创作假的公函。当时,全国都在农村开展“四清”。时任伊克昭盟副盟长兼盟委宣传部部长的吴占东同志,正担任东胜县泊尔江海子公社“四清”工作总团的政委,他建议我最好先参加一期“四清”,对农村的情况,再做一番深入地了解和考察后,会把这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稿子,修改得更好。我觉得他的意见有道理。于是,我就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回信,决定先参加一期“四清”,然后再去改稿子。就这样,我就随同吴占东同志一起,到农村去参加“四清”了。
然而,没有想到,我参加的为期一年的“四清”工作还没有结束,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197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要出版我的儿童长篇小说《红雨》。我去人民文学出版社改稿子,曾向出版社提出索要我的《霞云岭》稿子。出版社的人回答说:曾分管我稿子的编辑正在外省“五七干校”劳动,别人不知道稿子放在何处,没有办法还给我。
待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又向出版社要我的稿子。出版社则回答说:稿子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再也找不到了。
这件事,这些年来,一直使我感到遗憾不已,痛惜不已。
没想到,最近我却在偶然间,在家里堆放着许多旧书、旧稿的一个壁橱旮旯里,意外地发现了这部稿子。这真使我感到惊喜不已。就像是丢失了多年的一个亲生的孩子,突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怀抱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忙把稿子重读了一遍,读起来竟感到是这样的亲切。也许这稿子写得并不是多么好,但正是由于以上的这段经历,就使我对它格外地敝帚自珍了。
这部我原来认为被出版社丢失了的稿子,怎么会在我现在住房的壁橱旮旯里找到?我仔细地想来,大概是当年我给出版社写信,说我要先参加“四清”,短期内不能去出版社改稿子,出版社就把稿子给我寄回来了。然而我自己却没有印象。在我的印象中,稿子一直还在出版社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向出版社要稿子,人家自然是不可能找到的。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稿子是被出版社弄丢了,还真是冤枉了人家。当年出版社给我把稿子寄回来,我把稿子放到了什么地方,竟然完全忘记了。因为印象中稿子已经被出版社丢了,所以也就没有再认真仔细地找过。后来,我从伊克昭盟调到呼和浩特,接二连三地搬了几次家,不知怎么的,就把稿子弄到现在住房壁橱中的旮旯里去了。
不管怎么说吧,原以为丢失了的稿子,现在意外地找到了,总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

2010年11月15日

附:
杨啸,1936年11月生,河北肃宁县人。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40余年来,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雨》(拍成电影)《绿风》、《紫云》、《鹰的传奇》三部曲;短篇小说集《笛声》、《火苗》、《小山子的故事》、《荷花满淀》、《青翠的松苗》、《杨啸作品选》;长诗《草原上的鹰》;短诗集《冬冬的故事》、《柳笛》;童话集《小金牛学艺记》;寓言诗集《蜗牛的奖杯》、《幽默寓言故事精选》等,计30余部,500余万字。另有与人合作的8集纪实电视片《平原诗篇》、6集纪实电视片《太行魂韵》、长篇报告文学《辽阳故事》等。作品译成英、法、德、日、朝、蒙、维、盲等多种文字,荣获自治区文学评奖一等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奖、全国寓言文学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