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新年自荐--那海那书

新年自荐--那海那书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3 13:32   浏览 N 次  
出了本书。如果需要此书,可以留言或者发至邮箱:yhx910@sina.com


那海那书
《有限的完美》
曾在本报开过专栏的我市青年女作家杨海霞(笔名那海)随笔集《有限的完美》日前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书中选录作者2005年以来写就的51篇文章,共计15万字。

《有限的完美》分为四辑:万物与我相遇;你好,忧愁;彼岸;感官的盛宴。这些文章曾发表于本报“倾听那海”专栏、《北京晚报》、《看电影》、《台州日报》华顶副刊。

本期畅读特晒晒《有限的完美》的序言、书评及书摘,让读者先睹为快。





你能想象的美好

□ 任 健

海霞将最近几年零零散散所写的精美文章结集成书,真是可喜可贺。

知道海霞大约是在2006年。那年,多次在《台州日报》看到那海的文章,行文清新脱俗,在相对严肃的党报副刊上,这样轻盈灵动的文字令人眼前一亮。后来,看不到了。一打听,那海原来名叫杨海霞,已经离开台州到省城挂职去了,说是给领导整材料。不由生出几分敬意。左手写材料,右手写美文,这个女子不简单啊。再后来,海霞回来了,工作地点挪了一下,职务也顺便挪了一下,实现了人生又一次转型升级。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台州博客再一次读到了那海的文章,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每一篇都相当有水准。当即按捺不住激动,做起了红娘,连哄带骗将海霞介绍给《台州商报》文学版。于是,海霞成为该报的一位专栏写手。

太过熟悉的人是难以描摹的。海霞在我眼里是几近完美的女子。想到她,清新、优雅、时尚、知性、大气、聪慧等等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字眼便汹涌而来,让我无从落笔。

那就想到哪说到哪吧。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必须有相当的阅读量作底。海霞做到了。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古今中外,海霞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惊叹。其次,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海霞做到了,她写才女薛涛、李季兰,大段大段的诗句信手拈来。第三是表达能力。好的内容有赖于好的表达。《短的是爱情,长的是磨难》将罗丹与卡米耶之间的故事写得荡气回肠,写出人生哲理,是考验作者功力的事儿。海霞又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余下的仅仅是缄默而已。”这些警句虽然并非海霞原创,但作者分明已深切理解并化作自己的精神养分,在适当的时候自然流露,足见其功力。

海霞的功力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没有足够坚强的内心,不要轻易爱上别人。”“理想与现实犹如一场决斗,彼此深深地对望一眼,最后总要分道扬镳。”……这些出自海霞之手的通透睿智的语句除了令人莞尔之外,更有着动人心弦的警醒之意,读来唇齿留香过目难忘。

在别人的故事里审视人生时,海霞是站在云端的智慧长者;陶醉于青岛街头日本料理店里的美食时,海霞是尘世间满心喜悦的小女子。朝九晚五上山下乡文山会海没有湮没海霞,在恒常的喧嚣与匆忙中,她始终保有自己的冷静和从容。

工作着、阅读着、行走着、思考着、关爱着……这是海霞的存在方式。归根结底,一个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她)是什么样的人决定的。

回到海霞的文字。她写《木棉花开》,其实写的是生老病死这个永恒的主题以及对社会底层的怜悯;她写《你走之后这时间的灰》,是因为被《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跨越时空的真爱感动了,急于将这一份感动传递给读者;她写《有限的完美》,是她意识到人生很多东西是难以把握的,好在有限的完美可以填补无限的虚无;她写《记忆》,从张枣的早逝落笔,一唱三叹,直击人心……

不赞美、不指责、不抱怨、不迎合……海霞的文字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沧桑美。我发觉,每次读罢她的文字,总觉得世界突然安静了,继而很自觉地转入沉思状态。沉思什么呢?不得而知。总觉得海霞写作时情感是克制的、表达是节制的,在娓娓道来的同时,似乎不经意地在掩藏着什么,也许是不想将自己太多的感受强加于读者吧。

有时候,看着海霞长发垂肩衣袂飘飘眉心轻蹙浅笑盈盈,心想,这样的女子,即便没有那样辽阔而深邃的思想,也是赏心悦目的吧。

王安忆说,写作是条折磨人的路,又是条充满快乐的路。苦苦又甜甜地走着这条路,究竟是为什么?或许只是为了“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将飘絮般的情绪化作洗炼的文字,其实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总结和回望。海霞一直做着有意义的事。

“从本质来讲,我是很悲观的人。”这是海霞对自己的定义。这一点,我不认同。比悲观多一点积极,比乐观多一点忧患,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更接近海霞本人。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说得极好:谨慎写出的文字,需要谨慎阅读。海霞的文字有着静水流深的隐秘力量,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但愿你和我一样相信。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