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鸭绿江晚报》2011年2月11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09:32 浏览 N 次抵达内心的自然
马云飞
——偶读《中国诗歌》2010年第二卷阿末的诗
并不需要长途跋涉,抵达阿末的内心,只要轻轻去碰一下他的诗。不需要做精神上的准备,阿末的诗和内心贴得很近,只要接触到他的文字,就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热度。
“从吉林到上海,我又一次选择飞行/我选择像鸟一样阅读,在天黑之前/在云朵之上,我看到的世界是空白的/像一片无人经过的雪地,在我的阅读中铺开/静静地涂白我内心深处仅有的一点黑暗------。”(摘自《像鸟一样阅读》)没有旅途的艰辛和疲劳,像散步一样自由欣赏着身边的景色,不知不觉就触到内心深处最柔软那部分,于是就会被感动,就会往自己的内心深处走。从吉林到上海,一次飞机上的经历,已将诗人的灵魂连根拔起,在层云上飞,剩下的是一个若有若无的人,在空旷的雪地上,重新排列略带虚无的生活片段。
阿末的诗没有通向情感的铺垫,甚至他内心就是诗的背景,直接把文字记录在他的情感上面,所以只要我们随便抓一把出来,轻轻一捏,流淌出来的就是大滴大滴的情分。
“该回家了,我不会在宁静的野外/造一座房子,把心留在那里/我的家在云之外,在喧闹的城市/那里有一个人在等我/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她的内心/却充满了诗意,她有野外一样的宁静/花开一样的气息和电话那头/亲切又好听的声音------”。(摘自《牵挂》)
进入阿末的诗境,不会感觉紧张或阅读理解上的困惑和不适,也不会感觉到诗人“请进、请坐”等客套语,仿佛像是一不小心就和诗人撞了个满怀,忽然感觉到真诚、宽广和明亮。《牵挂》中还写道:“这些我说不出口的牵挂,像一双暖暖的手/紧紧拉着我的衣襟,轻抚我的情感/让我像一个恋家的孩子,沿着一条/命定的路,匆匆地/赶回来------”。读这样的诗,感觉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来不及,最好一整块一整块地读。
阿末的诗并没有静候在心,只要读,瞬间就会奔涌出来,把你淹没,让你在他的内心深处越陷越深。
“此刻此刻,我想念的人或许已经熟睡/时间是一个不可言喻的痛苦/让我被一个尖锐的名字凌迟,让我的痛撕心裂肺/这样说并不为过,更多的时候/概念总是在暗处,恶毒地围攻我的睡眠/尤为疼痛的是,那人并不知晓------。”(摘自《此刻此刻》)
阿末的诗是真诚的,甚至真诚得失去了对情感的尊重,直接就把情感赤裸裸地掏出来,没有讲解,更不需要解释,从内心里发生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正是因为这份真诚,才使得阿末的表现轻松简单,很难找到“当面说好话“的痕迹。
读阿末的诗,不必担心多走冤枉路,更不必担心被作弄,甚至受骗上当,因为抵达他的内心,完全是一种自然。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