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好事者”与黔之驴---关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乱收费及病人死亡

“好事者”与黔之驴---关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乱收费及病人死亡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11:16   浏览 N 次  

取《黔之驴》“好事者”之意。看了《江苏法制报》、《现代快报》分别于6月1日、6月12日关于苏州市立医院荒唐收费的报导和名城苏州网上医院律师的声明。网上蛙鸣声、马蹄声、雷鸣声响作一片。花了一些功夫,取了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材料,可以说已经报导的东西算什么呢?对于全部内容讲仅是一部分,对于事实讲仅是冰山一角。

病人5月6日开刀,手术成功,第一次进重症监护室,啥事没有,只等庆功,皆大欢喜。5月9日就把老太迁出监护室,出来时体温还37.4度,高心率达每分钟130次,能出监护室吗?出监护室当天享受一级护理,结果当天就出事,到了第二天早晨病人普遍测体温时才发现已是39.2度,一级护理到位吗?第二次进监护室确诊肾衰竭后,医院为抢救采取多管齐下得力措施,又是腹透,又是打速尿,后来又是血透。天晓得头三天配了腹透液全部没用,配的药也没了。速尿针剂用了300支一天,100多支一天。速尿针剂说明书指明一天用量限制在50支以内,利尿效果差时不宜再增加剂量,以免出现肾毒性,对急性肾衰功能恢复不利。还指明肾功能受损者经肝脏代谢增多本药不被透析清除。还说腹透用液,前面讲了配了不用,现在再讲医院狂用,有时一天腹透液40袋(40000毫升),有时一天用了72袋(72000毫升),想一想洗脚、泡浴需要多少水?这样的用药肾衰竭怎么会好呢?不好就一直呆在监护室。

老太最后怎么死的?死于重症监护室感染细菌。感染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第一次感染白色念珠菌,第二次感染绿脓杆菌,是这个要了老太的命。医院自己也记录这是医院感染,中毒和损伤部位是血透管、气管切口和导尿管。那么重症监护室里是怎样防止感染的呢?有统计反映,老太自5月26日气管切开到7月21日医院通知感染绿脓杆菌,其间医院配用气管护垫只有4次17个,配用气管套只有3次3个,配用一次性吸痰管只有3次6根。从血透方面看,医院5月12日起到8月17日病人死亡,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给病人做血透20次,配用血透专用的双腔导管只有3根。这样能阻隔细菌侵入好象可能性没有。病人死亡后还在做血透的手脚,意义更大的并不是荒唐,而是证明医院早于使用前已经开封,只能卖给死人了。

现在的问题,只是第一造成乱收费或错误记录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病家欠费。7月20日医院通知病家病人重症监护室感染绿脓杆菌后,病家当然要求医院说明原因。医院于次日与病家签订医疗欠费担保协议,两年内尽力归还。可以说今天还在协议的有效执行期内,医院不管从什么理由起诉还债应该是首先违约还有,因为欠费就是造成错误记录的正当理由吗?不是的,不能成立的。第二,苏州医学会有鉴定书,说医院医疗操作规范。不知他们依据何在。病家向医学会提供了医院的诉讼文书,也有病家对当时情况的反映文书。超剂量打灭了肾脏功能恢复的希望,监护室感染细菌要了命。医学会出了这个文件,法院予以了采信,玄机不知在何处。

第三,官司在一审法院打到结束,病家要的病史记录只得到经过编辑的13张打印的纸头,病家要全部,医院就是不给,法院也没有支持,如果里面是实实在在的,病史记录拿出来又何妨。

医院“慎重”声明,小心行事可能不行,气粗一点应该是“郑重”声明,打官司原告被告都没弄清楚,首先指责对方“荒谬”,人家还以颜色,公平交易。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