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2 19:17   浏览 N 次  
“保存好工资条、工作证等一系列凭证,是维权最有用的法宝。”10月26日晚,被国内多家媒体评为“最无奈法制人物”的周立太律师,为西华师范大学400多名大学生讲了一堂生动的法律维权课。

最无奈的法制人物:

六成人拿到钱就跑

周立太是中华全国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出生于重庆市开县五通乡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仅上过小学二年级。打工期间,他自学法律,通过参加律师统考取得了律师资格,后专门致力于为农民工打官司,被舆论亲切地称为“农民工律师”,并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十大风云人物和最无奈的法制人物。

为什么被称为“最无奈的法制人物”?因为在周立太代理的16000多件农民工民事案件中,有60%的当事人,通过打官司顺利维权后,既不给律师费,也不向周立太说声谢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自己虽然有很多无奈,但看着那么多农民工兄弟,因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陷入重重困难时,我又会不由自主地站出来,因为我也是个农民,我能理解农民的心思。”10月26日,周立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最懂感恩的南充人:

让人心里暖洋洋

“我并不是第一次给南充人讲维权,而是多次与南充人打交道了!”10月26日,周立太在给大学生们讲维权时说,1997年至1999年期间,周立太先后为我市高坪区、顺庆区、阆中市等地的农民工打过官司,这些农民工,绝大多数都是在深圳、广州等地务工时,因公造成伤残的。

南充人没有让周立太失望。最懂感恩的南充人,让这个最无奈的法制人物心里多少有些宽慰。周立太回忆说,顺庆区人周献平,在沿海打工期间,因电力事故导致双脚截肢。在屡次维权没有成功后,周献平便找到了周立太。3年维权期间,周献平与周立太在深圳同吃同住。维权成功后,周献平便在周立太的律师事务所里面打工,以表示感谢。2001年,周立太代理的在全国引起轰动的56名女工状告深圳市龙岗区坑梓宝洋产业制品厂非法搜身案,其中涉案的南充人在维权成功后,也对周立太千恩万谢。

最有用的维权“法宝”:

保留好一切凭证

“周律师,我父亲在广州打工这么多年了,老板也一直没有和他签合同,如果有一天他突然被解雇了,他该怎样维护自身的权益呢?”10月26日晚,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霄峰同学问道。

周立太说,现在关于劳动争议有一个大致的程序就是先要仲裁,对仲裁不服才能到法院起诉。像这种情况,就应该保存好现在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包括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这些凭证,在劳动仲裁过程中都能作数,都是可以认定自己事实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欧维佳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