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零食团购患绝症母亲欲废弃医治供女儿读大学(图)

零食团购患绝症母亲欲废弃医治供女儿读大学(图)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11:43   浏览 N 次  
刘漪绡在给病中的母亲喂稀饭 田如瑞 摄

为不影响女儿高考而瞒哄病情 欲放弃治疗助女儿上学

白血病母亲放弃治疗托起女儿大学梦

《法制周报》记者 陈佳婧 实习生 曲弯弯 易霜霜

18岁,本来是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当同龄的孩子正无牵无挂地过着高考后难得轻松的这个暑假时,湖南永州女孩刘漪绡却因家庭贫穷、母亲重病,而被迫在母亲的治疗与持续深造之间作出抉择。得知女儿高考超过二本线43分的好成绩,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王连姣艰巨地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放弃治疗,让女儿圆自己的大学梦。

牙龈出血后查出患上绝症

对各地的高考生来说,缓和的高考已经从前,随之就是等候成绩的揭晓。家住湖南江永县桃川镇所城村9组的高考生刘漪绡也不例外。6月25日,高考成绩终于揭晓了。566分,超过了二本线43分!刘漪绡兴奋得跳了起来。然而,愉快之余,她又陷入了愁苦之中。由于母亲患上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花了不少钱,家里也因而负债,基本就拿不钱来供自己读大学。回忆起母亲王连姣为家庭付出的所有,刘漪绡不禁思路万千。

2010年新年过后,王连姣的牙龈就常常出血,当时因为担忧看病吃药花钱,所以她还是强忍不适下地干活。然而一段时光后,她的症状越发重大,甚至连半边脸都肿起来了。为了省钱,她只是就近到村卫生站消除炎药。尔后,她的症状仍没见好转。

当她意识到身材可能出了大问题,而去桂林181军病院做检讨时,医生的一纸诊断书让她登时如遭雷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本地打工的丈夫刘治军赶到医院得知成果后也不敢信任这是真的。夫妻俩又去了省内外几家医院确诊,结果依然一样。

想到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刘漪绡和年事尚幼的儿子,王连姣整日以泪洗面,变得更加缄默少语。治疗中有化疗,王连姣花光了家中仅存的一万多元积蓄,还向亲朋挚友借了近5万余元,为了省下住院的高额费用,网上零食,王连姣只好回家调养。

千方百计对女儿隐瞒病情

回到家后,王连姣就跟丈夫磋商把自己患病的事情向儿女隐瞒下来。她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住校女儿的温习,从而无心高考。就这样,这一瞒就瞒了几个月。

有时,刘漪绡会打电话回家讯问母亲的病情,王连姣总推说是小病,没什么大问题。“每次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她都说只是一点小弊病,打两天针就好了。”刘漪绡说,母亲在她眼里,身体一贯都很好,根本上没生过什么大病。

每当女儿放假回家,就是王连姣最难受的时候。她必需强忍病痛假装不动声色的样子,“当时,我的头像被硬物撞击一样的痛,如果在女儿眼前切实受不了了,就只能借故走开,不让她看见。”只管王连姣百般粉饰,终极没能将本相瞒过女儿。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高考完后放假在家的刘漪绡在为母亲整理房间时,偶尔看到了母亲的病历表,看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那几个字,她泪如雨下。联想起高考前的那几天,妈妈是忍着如许大的疼痛勉励自己、支撑自己高考啊。为了不让母亲发明自己已经晓得了实情,刘漪绡每天背着母亲哭,一个礼拜下来就瘦了好几圈。

尽管病情越来越严峻,家中困顿的王连姣只能做每10天输一次血、每个月输一次血小板的守旧治疗。即使是这样,她每月的治疗用度也须要近万元。“妈妈每次都是等到浑身无力、酸痛难忍才肯去输血。”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的刘漪绡为了能让母亲有良好的精力状况,她每天都会为母亲推拿,陪她谈话。

欲放弃治疗助女儿圆梦

看着当初体重只有70多少斤的王连姣,与以前将近100斤的她简直判若两人。现在只能躺在床上,连吃饭的力量都不,天天只能喝一点清粥。

看到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母亲,刘漪绡决定放弃读大学而外出打工,生机赚钱为母亲治病。然而,王连姣却竭力反对女儿的这一主意:“家里好不轻易出了个大学生,不能容易放弃!”

斟酌到家里的经济状态,王连姣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议:废弃医治,供女儿读大学。 “我的女儿很灵巧懂事,学习成就在学校老是排在年级一、二名,每学期都会拿到学校最高的奖学金。假如她放弃读大学,未来确定会有遗憾。”得悉母亲的这一决定,刘漪绡却陷入了苦楚的深渊:一边是随时可能被病魔夺去性命的妈妈,一边是本人多年以来求学深造的幻想。但她仍是动摇地以为,不能再让母亲受苦,读大学的事件能够临时放一边。

于是,刘漪绡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还要照料病床上的母亲,每天为母亲端水喂饭、洗澡如厕。“每次帮妈妈洗澡时,我看着她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要哭,但为了不让妈妈看见,我忍住了。”刘漪绡含泪对记者说。

当记者问王连姣她底本盘算将病情隐瞒到什么时候,王连姣答复:“我要等她读完大学、工作,病发了也不会对她讲,零食,我不想让她难过,不想让她为我担心。现在女儿考上大学了,我很为她高兴跟自豪,我对自己的病不抱愿望了,只盼望女儿不要放弃读大学。”

手术费用需近20万元

刘漪绡的父亲刘治军向《法制周报》记者流露,因为家庭贫苦,零食团购,女儿高中的学业都是依附来自澳门某慈悲机构的两位善意人的赞助才得以实现的。如今,家庭又出此变故,真实 未审让这个七尺男儿力不从心了。庆幸的是,经由当地媒体的呐喊,一些爱心人士纷纭来电来函抚慰、激励这对母女,也有人汇款来辅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刘漪绡的印象中,有一位姓伍的叔叔时常打电话、发短信来安慰鼓励她,而且还汇来了一些钱。但每次问及这位好心人的姓名和地址时,对方却素来不说,只是告知漪绡自己姓伍。

记者走进刘漪绡的家,家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五六张凳子、一张饭桌、一堆木材,墙上贴着几张醒目标奖状,全部房子显得分外空阔。刘治军说:“家里为了给妻子治病,能卖的货色都已经卖完了,还欠了亲戚几万元钱。”“现在,光妻子平时输血两三千元的钱都没有下落,更不要说女儿读大学的费用了。”刘治军无奈叹道。

为了照顾病重的妻子,他早已辞工回到了家中。如今,只有果园内的40棵未成熟的柚子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起源。家里还有60多岁的老母和7岁半的儿子,家里的这些压力都落在了刘治军身上。

刘治军说,对妻子来说,化疗是比拟好的治疗手腕,但因难堪以累赘昂扬的治疗费用,只好放弃转做基础治疗。如果要根治这种病,独一措施就是换骨髓,就算是有适合的骨髓,其手术费用也要10万到20万元。这笔费用,对这个已经一穷二白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地理数字”。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刘漪绡自己最大的欲望时,她说:“我最希望妈妈可能不受病痛的折磨,尽快好起来。”(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相关的主题文章:
  • 办公室零食团购3名民警5年来赞助杀人犯女儿上学
  • 特点零食16岁少年为救落水同窗遇难 上千村民自发吊唁
  • 入口零食6旬老汉天天换洗尿布照料动物人妻子10年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