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我在尼日利亚拥抱《国家电网报》

我在尼日利亚拥抱《国家电网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15:05   浏览 N 次  

发表于2011年1月1日《国家电网报》创刊五周年特刊

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单位是一家从事野外施工作业的电建公司。我们一群大学生被分到了电缆班做最基层的工作,天天钻电缆沟拉电缆,过起了“暗无天日”的日子。在又深又长的电缆沟里仅有几个36伏电压的灯泡,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发霉的气味。哨声响起,电缆就在大家齐心协力的用力下流动起来,哨声停,短暂的休息时间,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免不了面对现实发发牢骚,打发时间。

老班长看出了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不得意”。一天工休时,他把电缆沟里的我们召集起来,给我们上了一堂政治课。他说,你们大学生别瞧不起拉电缆这简单的工作,看似简单的事更应该用心,大电网不就是咱们的小电缆交织构架起来的吗?它就像我们人体中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看似微不足道,但每一根都举足轻重。你们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年轻时受点苦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要珍惜时间,多读书、多看报,不能浪费青春年华。随后,他拿出一份《国家电网报》递给我说:“小黄,听说你在学校是广播员,休息时间你为大家读读报纸。”从此,这段读报时间就成了电缆沟里定时上演的“新闻联播”,师傅们称之为“电缆之声”。从此,《国家电网报》不但成了我们的知音,更像一名导师,让我们放眼国家电网的强劲发展,了解到特高压、超高压的发展趋势。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都怀有青春梦想,虽然身在小小的电缆沟,但我们也关心着同行业的发展。“电缆之声”只是一段短短的读报时间,却成了大家的期待,也成为我心灵的寄托。每次,我都仔细地备稿,翻遍了每期《国家电网报》的每个小栏目,用心寻找来自电力新闻的第一消息和贴近我们班组生活的新闻故事、安全预防小知识,这些稿件让我们了解到了电力战线上的新发展,认识了一些像我们一样默默无闻地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电网人。因此,我们年轻的心不再寂寞,遵循着老班长教育,我们用心做事,踏踏实实地度过了刚入职的那段艰苦、枯燥的时光。

后来,我走上了宣传岗位,拿起了笔,讲述身边电网人的故事,传递基层的声音。2008年,中国南方的那场冰雪灾害,让电网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电网人在这场冰雪灾害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担当让全国人民为之感动。我的同事也奔赴南方抢修保电一线,虽不能一同前往,但在那个寒冷却被温情包围着的除夕夜,我根据一线同事亲身经历的故事,创作了反映电网人抗冰保电的小品剧本《电力英雄的除夕夜》。稿件投到了《国家电网报》,编辑老师给我回复了邮件,她说剧本虽不适合报刊用,但对我的创作态度进行了鼓励,让我从身边挖掘新闻故事,多写新闻报道。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在《国家电网报》上有小豆腐块文章发表,这不仅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也让同事们从我的作品中找到生活的共鸣。

如今,我被单位派到了尼日利亚工地,搞电厂建设项目。远离祖国,虽然点击网上的《国家电网报》电子版就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阅读报纸上的内容。但我还是特别留恋,在国内手捧着新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国家电网报》细细阅读,把自己发表的文章小心剪下来,粘贴到作品集里的那种满足和实在的感觉。有一次,我在尼日利亚的工地上过生日,国内的同事捎来生日礼物,我发现包裹里竟然有一张《国家电网报》,而且上面还有我发表的一篇小散文,那种兴奋已远胜过我收到生日礼物的快乐。

《国家电网报》成立五年了,也陪我走过了五年的岁月。这些年,我走过了很多地方,也更换了很多岗位,但《国家电网报》一直鼓励着我拿起笔写出好作品。从刚入职的一线新员工到一名宣传干事,从业余写手走向专业新闻作者,《国家电网报》就像老朋友一样,时刻陪伴着我,鼓励着我。《国家电网报》给予我梦想起飞的动力和信心,不管天涯海角,我和《国家电网报》,不离不弃;我和《国家电网报》,心相随,爱相连,共同成长。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