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竞报》:小作家大主编和养殖专业户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23:36 浏览 N 次北京《竞报》:小作家大主编和养殖专业户
80后、安徽人、学理工、写杂文,养殖场,以养人。这几句不太搭调的三字经,却是记者对这个小老板、小主编的直观印象,也是让记者兴起采访兴趣的关键。写杂文,20出头的他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质;当作家,更难将戴眼镜、文质彬彬的作家与系着围裙的养殖专业户联系在一起,虽然他说他要用先进的技术养殖。“每一代人年轻的时候都会被批评,只不过80后被批得最严重而已。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80年代末经济已蓬勃发展。80一代,他们的成长轨迹不同于上一代人,也不同于后来者。但他们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跟其他年代生人不会有太大差别。”对于社会群体对80一代的负面评价,邢荣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曾出版《终结80后的幼稚病》为自己所处的80后一代正身,他说:“接下来的90后必然也会受到批评,但是现在社会气氛已经没有那么激烈了,经过80后的成长,社会对90后会更加包容,更何况,他们是站在80后的肩膀上,可以减少很多骂声。所以,80后一代注定是空前绝后的一代。”
80后的也写杂文?
“有着鲁迅的犀利、梁实秋的幽默、钱钟书的机智,堪称‘80后’第一杂文家”,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是这样评价邢荣勤的。在多家媒体评选的“2007年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中,他位列前10名。2007年9月,邢荣勤将自己撰写的百余篇杂文评论结集成《终结80后的幼稚病》出版,“我很喜欢鲁迅的着作,晚上都会读他的作品,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时评和杂文,我要把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悟,对一些丑陋不良社会现象的感受表现出来。”但是对于自己的文章,他显然还不怎么满意:“本人的阅历和学识都还尚浅,文字表达能力也欠点儿火候,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评价往往缺乏深度。”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我出生在小山村里,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算是超生的,因为我的出生让全家人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邢荣勤回忆道,“后来跟哥哥一起被寄养在外婆家,从小就得干家务活和农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那时候成绩好,小伙伴们嫉妒,我们又不是当地人,就被他们孤立了,幸好孤独的时候可以学习知识。”虽然小小的年纪就品尝到生活的辛酸,但邢荣勤相当乐观和自信:“那时我一年中最大的快乐,就是过年时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外婆家,带着我到每个村庄去‘爆米花’,或者‘炸米泡糖’。看着大米被爆成珍爱的零食,很有成就感,自己
也有被其他孩子追捧的众星捧月般的感觉,很自豪。”最后他总结似地说:“只有经历磨难磨炼才能不断成熟。”
开养殖场的作家
最近,邢荣勤的笔杆子动得少了,反倒搞起了二次创业。“去年看到畜禽肉类涨价,我就跟几个搞文学的朋友商量,能不能合开个养殖场,一方面可以有点经济收益,一方面也可以积累点写作素材,也算我们的一次创业。”邢荣勤笑着说:“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安徽合肥郊区的三亩地来修建养殖场,如果顺利的话,年底应该就可以开始了。虽然养殖是传统行业,我会探索并使用科学的绿色养殖技术,我还会把实践可行的先进技术推广,让当地农民一起发家致富。”话虽如此,但外界对邢荣勤“搁笔”的质疑如影随形,有人说,邢荣勤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炒作,为了作秀,并称“现代文学即将死亡,社会上真正的作家也不多了”。
是不是作家就必得一生恪尽职守地奉守手中的那支笔呢?对此邢荣勤很无奈,他解释:“我目前的生活压力还是挺大的,买房、买车及日常的应酬都是不小的开支,作家的收入显然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而且这样的经历也可以有助于创作。”所幸他的决定没有把他置于众叛亲离的绝境,“我很庆幸,因为我有家人的理解,他们虽不支持但也不反对,给我充足的自由空间。”对于人们“不务正业”的评论,他一笑置之,“我并没有打算也不会放弃写作。”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做什么工作,有何等观念,皆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谁也没办法要求我们这一代跟上一辈子一样,沿着一条轨迹到老。老话不是常说,变革,才能创新。”对于自己不断转变的身份,邢荣勤显得很坦然:“如今,社会的包容性很大,青年人有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但不论想做好哪一件事情,兴趣是前进的动力,奋斗是成功的途径,这二者缺一不可。不感兴趣或不努力奋斗,难以获得成功。不懈奋斗,努力做到最优秀,是我的人生信条。”
邢荣勤自写简历:
捕头邢荣勤,江湖诨号“邢捕头”,雄性人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于银河系地球村。理工学士毕业,后弃理从文,为谋生计,游荡于杂志、报纸、电视、网络之间,混迹于达官显贵、文人骚客、街痞流氓、农夫走卒之群,无所事事,自暴自弃。想做一个好人,但做一个好人实在是太难。生活处处无聊,闲暇舞文弄墨,信笔胡乱涂鸦,不入流扯淡作品若干,杂文集子《终结80后的幼稚病》一部。
做慈善我舍得
对于慈善事业,邢荣勤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尔·盖茨不久前将全部身家的650亿美元全部捐出去做慈善,这是很好的典范。出版《终结80后的幼稚病》时,我把所有稿费捐献给了希望工程,我想救助失学儿童,给地震灾区、洪涝灾区捐款。我觉得每一个做慈善的人,都是可敬的。养殖场盈利后,我还会把一部分捐给慈善机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
竞报记者董卜鑫竞报实习记者 李冰
记者手记
这个世界稀奇古怪的事情确实多,80后作家邢荣勤要去创业了?事情发生之初,我也以为这是一场无聊的作秀,对此也是不屑一顾的。但是采访过后我似乎能接受他的做法了。80后一直是被社会群体所狠批的一代,随便一个人都能罗列出他们身上一大堆的缺点。在这个群体正接受人们质疑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难免成为评论的众矢之的,然而他还是这样做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80后敢想敢为的优点。对于人们的批判,其实邢荣勤很少去申辩什么。现任《旗》杂志主编的他有过几年记者工作经验,应该很明白舆论的重要性,但他却没有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塑造形象,对此,他只想用事实说话。
http://www.thefirst.cn/1235/2008-10-14/278295.htm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