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94岁周小燕不解歌手求名师“镀金”,我不是你们的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4 19:21 浏览 N 次
“学声乐的人,一定要读经典,才能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人物情感和歌词含意;一定要读新书,要了解社会,这样你才能跟上时代变化,才能知道如何去感动当代人的心灵。”
没有 “真”字为核心的“美声” 就是不美 , 它不是 “美声”
“中国歌唱家必须唱好中国歌” 学好美声,不仅为了唱好欧洲歌剧和艺术歌曲 , 而且是要以此为科学原理,结合我国民族声乐传统经验,唱好中国歌,为中国作品走向世界服务
嗓门大的学生不要一味追求唱响 ,可用中等音量。一时难以判别的声部,可先不分声部,打好中声部基础后,再决定也不迟。
周小燕先生在中国声乐界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以其自身坚实,系统,全面的美声演唱技术技巧训练学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声乐艺术人才。也许是因为“树大招风”的缘由,越来越多的人挂名周小燕门下,让周先生费解且无奈。
“现在很多人在外面说是我的学生。 ” 今年已经94高龄的周小燕说起这个话题颇有些无奈。借名师之名气为自己 “镀金”,在歌坛的确已非个例,有不少扛着“某某弟子”而来者,充其量只是请名师辅导过一两次,更有甚者连登门拜访过名家一次,也就“顺带”把自己“封”成弟子了。一些为此“赘”名所“累”的名师不客气地敬告:“是不是我的学生并不重要,还请你亮出自己的真本事! ”
“我是某某学生”成了最响亮广告
经常“被”导师者,往往是历经歌坛风雨、金字招牌愈发鲜亮的名家、名师。就拿周小燕先生为例,94岁仍然在家甚至在病床上辅导学生,带出过廖昌永、张建一、魏松、杨小勇、张峰、李秀英等众多活跃在国内外歌坛的著名歌唱家。“树”大果然也就招风。前些年,老艺术家门下就不乏登门拜访者,也有人想方设法、曲里拐弯求得一次辅导。之后,在某些歌手音乐会的履历说明上,就赫然跃现“师从周小燕……”的描述。知情者一望便知,寥寥数语点拨几句的“镀金”,跟正儿八经跟着名师夯实基本功的“求学”,是完全两码子事,更何况一些老前辈为人憨厚,很难对登门者说“不”,这一次“会面”的功效竟至于被无穷放大,这背后指向的东西,不外乎两个字——名与利。
求名师“镀金”也催生“生意经”
艺术院校的一位资深教师曾跟记者说:我们看着某位当今活跃的歌唱家,当年跟着音乐学院的副教授、讲师学完四年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其音乐会说明书上,如今只有一位曾给其上过几节课的声乐大家是其“老师”,而那些曾经呕心沥血哺育过他(她)的老师们的名字都不见了踪影,“一心攀高枝,不记当年师”,这种风气令人心寒。
而纷纷拜求名师“镀金”,在个别难守底线的“名师”那里,也一不留神地催生出一门“生意”。一位在北京谋求发展的声乐学生私底下诉苦:他慕名拜求歌坛某名师,对方明告“我学生太多,收不过来”,当学生表示可以一次性把一年学费全数打过去后,名家马上应允收他。但是,之后连续几个月,名家基本上没有功夫搭理他,或者干脆请出贤内助“代”为上课。学生后悔自己当初过于看重老师之“名气”,学费不好意思再去要了。还有几位国外得过大奖的钢琴家,以其名字命名的琴校一开就是几十家,知情者透露:花点钱“买”个冠名好多收点学生而已,名家自己一年也来不了学校一次。
名师奉劝歌手“凭真本事吃饭”
说“某某是我老师”者,很多时候还真的唬得住人,有的甚至可以凭此打通艺术路上一些关键的节点。不过,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是骡子是马,终究还是免不了要到舞台上唱了,才掂得出分量,不至于上了名不副实的当。
周小燕先生则表示:“很多人在外都说是我的学生,我也说不了什么。可是什么时候能够改改这个风气,就好比廖昌永,过去人家说他是‘周小燕的学生’,现在他的名气超过我,人家看到我说‘这是廖昌永的老师’,这才真正让做老师的感到欣慰呢!你们只会拿着老师的名头出去,这样做有啥意思? ”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