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唐达天答《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问

唐达天答《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问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5 10:19   浏览 N 次  

《沙尘暴》: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探究人的命运

——唐达天答《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问

记者:曹志娟

编者按:

在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甘肃省民勤是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这块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缝中生存的绿洲随时有被两大沙漠淹没的危险。民勤一旦失守,不仅使干旱的中国西北雪上加霜,而且有可能改变中国华北的气候模式。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其危害也是无法预料的。

正因此,民勤的困境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心,温家宝总理为民勤治沙前后做过十几次批示。今年十月一日,温家宝在视察民勤时又深情地说,“我们国家的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我早就关注民勤这个地方了。” “从我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现在已经过去七年了。七年来,随着流域综合治理应急工程的实施,民勤的面貌应该说局部得到了改善,但是要整体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勉励民勤人民,“我们治理、改善民勤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发扬胡杨精神,一代一代人地干下去……”

阻挡荒漠、保卫家园,民勤人从没有放弃过努力。近50年来,民勤县累计人工造林面积180万亩,封育天然沙生灌草植被290万亩,在绿洲边缘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42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风沙口191个,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提高到了现在的10.68%,绿洲外围防风固沙屏障已初步形成。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于民勤、长于民勤的作家唐达天先生将自己关注的目光落在了他深爱着的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上生存着的父老乡亲,把自己的童年体验和对沙区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感受倾注到长篇小说《沙尘暴》,以宏大的叙述,描绘了故乡民勤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与沙漠抗争的的恢弘画卷,透过生活的表象,直抵生命的本质,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如大河奔流般地展示了河西走廊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和以老奎、天旺为代表的两代农民的命运,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部农民的生存状态,描述了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存困境下,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字里行间里透露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注和厚重的人文关怀,对社会现实状态下的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

关注民生,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今后工作的重点。关注民生疾苦,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和参与。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工作者,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也是作家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和思考。唐达天先生的《沙尘暴》可以说是非常深入地契合了这两点,他以深情地笔墨关注了生活在风沙线的人民的生存状态,又敏感地意识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之上。如何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是《沙尘暴》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作家唐达天对社会发出的追问。我们希望更多的作家能够更积极地关注民生,关注我们当下的生态环境,参与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沙尘暴》一书自今年四月出版后,就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前不久,《沙尘暴》荣登当代长篇小说专家阅读排行榜,又上了《中国作家网》图书推荐榜。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说,这是首部以我国沙尘暴为描写背景的长篇小说,在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深处,尽情展示人之坚韧和人性庄严。《中国作家网》主编胡殷红推荐说:《沙尘暴》是一部真正触及人类灵魂,体现终极关怀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所描绘的场景让世人感动和震撼。

《沙尘暴》一书所反映的生态问题令人深思。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唐达天先生。

记者:“沙尘暴”是近几年作为一种生态灾难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出现的概念,有读者说,不明白您为何以“沙尘暴”作为本书的书名,您如何解释?

唐:我的家乡民勤县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沙尘暴》一书主要写我家乡的事,以这个灾难性的字眼作书名,更能体现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劣以及人民生存的艰难与顽强,更能唤起人们遏制沙漠化的决心和信心,唤起全社会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另一方面,从全书的结构来讲,故事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场沙尘暴开始到2006年的一场尘暴结束,在长大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其间的几场沙尘暴,都给书中人物命运带来了灾难性的变化,选用“沙尘暴”作书名,也与全书的故事架构有关。

记者:“我的眼里为什么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您引用了艾青的诗句作为《沙尘暴》的题记,作品中您对故乡对土地对农民的悲悯、同情和赞美,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感情来自您童年的体验,还是您现实的感受?我想,这种感情是催生您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动力,也是您思索农民命运的因由。您如何看待中国农民的命运?

唐:童年的体验,永远是作家创作的底色和生命的源泉。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热爱,对我的父老乡亲充满了无限深情,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西部人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代代相传的精神彰显出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中国农村历来是政治运动和政策实验的前沿阵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了互助组、高级社、人民公社等体制,三中全会后,又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纵观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三农”问题依旧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大的难题。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恶劣的中国西部地区,农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是让人深思的问题。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这不是一个小说家能够回答得了的,我只做了一番思考,比如生态移民,成立农业联合体,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实施节水工程等等,这是一种理想的图景,倘能对生活起到一种召唤和引导作用,那将是我的最大成功。

记者:您说“思想于小说,犹如灯之光,火之焰,珠宝之气,金银之泽”,在小说里,您表达了或者说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唐:思想是小说的精气,如果小说没有了精气,充其量只能算作一堆素材。我在《沙尘暴》中想表达的很多,比如,西部精神的传承,新旧思想的更替与超越,人的宽容与内心的平和,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和谐,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出路等等。

记者:《沙尘暴》应该说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生态小说。“沙尘暴”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天气条件成为故事背景的,但书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比如土地沙化、盲目开垦、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让人深思,作为一个作家,您是如何思考我们当下面临的生态问题的?

唐:全球气候变暖和荒漠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保护地球,珍惜我们足下的每一寸土地,这是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作家,我对眼下的生态状况感到震惊。就拿我的故乡民勤来说,在地理和生态梯度上,民勤像一把楔子,镶嵌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阻隔着两大沙漠的合拢。专家指出,一旦民勤失守,周围的武威、金昌两座城市就会被黄沙掩埋,狭长的河西走廊将被拦腰斩断,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将名不副实,横穿河西走廊的交通大动脉将被阻断,古丝绸之路也将不复存在。“沙尘暴”光顾北京再不会是一年一两次的事了,它将会成为北京的常客,从而会改变气候模式,南方也将会受到影响。生态问题,小而言之,是局部问题,大而言之,是全球问题。所以,民勤不只是甘肃的民勤,而且是中国的民勤,世界的民勤。作为一个作家,我有责任关注民生、思考人类生存的境遇,为保护生态而呐喊。

记者:您在后记中说,要为自己的故乡写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您解释这个“真正意义”是“坦诚地去关注我们共同面对的当下现实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探究人的命运”。“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一直是文学所关注的问题,那么您关注的角度与前人比起来有何不同?

唐:《沙尘暴》中的故事延展达半个多世纪,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演变是循序渐进的,有气候变化等自然界本身原因,也有不合理开发杀鸡取卵等人为因素。我在书中想表达的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冲突,凸现了人与社会的冲突。换句话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也不会最终实现和谐。“人定胜天”一直是传统文本中探究“人与自然冲突”的角度,我在这里没有表达这个观点,这是我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我希望人们能够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记者:在中国治沙史上,民勤因为治沙曾经扬名中外,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沙漠的威胁依旧越来越大,我们要“人进沙退”,事实却是“沙逼人退”。书中,以老奎、石头、天旺等为代表的中国农民,身上具有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从书中,我们也读出了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人的无奈与悲壮,在人与自然旷日持久的对抗中,显然人的胜数很小。那么,人如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唐: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早在百年之前,民勤还是一片水草丰盛、湖泊荡漾的富庶之地,最典型的是青土湖湖区。原来的青土湖面积1.6万平方公里、水最深的地方超过60米。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水波浩淼的青土湖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植被群落退化死亡。70年代,湖底尚属沼泽型湿地,90年代,湖底被黄沙彻底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近年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已在这里交汇并继续向南侵袭。目前,民勤年均风沙日为139天,沙漠正以每年8至10米的速度吞噬着这片绿洲。有专家说,如果照这样下去,不出17年,民勤将被沙漠吞噬,届时,民勤将和几千年前的楼兰古城一样淹没在漫漫黄沙中。荒漠化,成了高悬在民勤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荒漠化,曾经让他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惨重代价:一些村庄荒芜颓败,不少农民被迫离开家园。可以说,民勤已危在旦夕。除却气候变暖大等自然因素,人口增长、砍伐森林、盲目地开荒、不合理的用水等这些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也是造成生态灾难的罪魁祸首。所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

记者:生态问题是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从全球来看,由于生态危机造成的战争和争端比比皆是;《沙尘暴》一书以不少笔墨描绘了凉都县与镇番县历史上为争夺水资源不断引起的摩擦,这些情节凸现了“由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造成了人与社会的不和谐”,这是否也是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解读?

唐:书中写到的凉都县和镇番县因为水资源曾经发生过不少争端,这种现象在农村应该说是普遍现象,不仅地区与地区之间有争端,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也有争端。从问题的本质上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必然会导致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许多争端或战争都是因资源问题引发的。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必须面临的选择。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反过来也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

记者:您把老奎的死安排在为“保护一棵小树,而被沙尘暴掩埋”,这样的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唐: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带,树木的成活率相当低,每一棵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精心的呵护。除此之外,“老奎保护小树”更象征了一种精神,一种希望。打开“拯救民勤网”,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爱她,就拯救她……如果不能拯救她,让我们纪念她……”每每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心头总是为之一颤。守住家园,保住绿洲,民勤人民的决心和信心从没有动摇过。虽然老奎为呵护一棵小树被沙尘掩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激励着人们前行,他用生命呵护下的新的生命将会在这片土地上复苏,绿色的生命尽管幼小,它终归会成长壮大起来的,成为一道绿色屏障。

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那天,温总理一路从武威赶到民勤,曾对民勤人民说:“我们一路看到了胡杨。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只要发扬这种不屈不挠的胡杨精神,一代一代地干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温家宝总理曾为民勤治沙做过十几次批示,又亲临实地视察,这样一个小小的行政县,得到共和国总理这样的厚爱和牵挂在中国恐怕绝无仅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无疑是对民勤人民的极大鼓舞。正如温总理所言,民勤人民一定会发扬胡杨精神,一代一代地干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人进沙退”的目标,保护住民勤这块绿洲!

记者: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盲目开发造成生态恶果”,几乎成为过去我们经济发展中的通病,但是,这不能归罪于农民。在中国,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又总是处在政治运动的风口浪尖上,如今政府提倡生态保护,生态保护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生态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因此,政府要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制定措施,达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目标,《沙尘暴》一书中开顺来镇番县当县委书记,这是否是您对这个问题思索的结果?

唐:开顺是一位具有现代化、知识化、年轻化品质的领导干部,他有别于李得胜、苏大相等老一代领导,也有别于与风沙作了一辈子斗争的父亲老奎。他的身上,既继承了老一代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又有他们所不具备的现代科学知识,他来镇番县当书记,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我对未来的一种希望。治理荒漠化,既要有务实的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方法。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要继承,也要“扬弃”。生于斯长于斯的开顺,自然能当此任,相信未来的镇番县一定会从“盲目开发造成生态恶果”中恢复元气,生态环境会逐渐得以改善,农民的生活也会一天天的好起来。这是我的寄托,我想也是读者的希望。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