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随手一写)落一场“清明雨”:

(随手一写)落一场“清明雨”: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5 23:20   浏览 N 次  

清明雨

路来森

“清明时节家家雨”。这,也许是对现实的一种真实描写,也许只是诗人的一种期盼。但不管怎样,清明时节落一场雨,总是好的。

清明到来,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就是此种意思。所以,清明时节,落一场雨,是最可人意的。“春雨如酥贵如油”吗。

天,不再像初春时那样春寒料峭;风,也变得柔缓而温煦。春事,来的迟迟,来的和暖。一场雨,潇潇洒洒地落着,时缓时急,时疏时密。大地柔软在春天的寂寞里,饱吸着春雨的泽溉,酥酥地松软着身体。侧耳,你仿佛能听到土地陈实而欢快的喘息。地面上,笼着一层薄薄的雨雾,轻纱一般,织成一层迷离的梦幻,缠绕着,唯美着。一切皆如人意。

山上,杏花落,青杏小;桃花正开着,其它的一些山花,也离离落落地布散在野地里。雨洗之下,变得愈加清、净、明,鲜丽的耀人眼目。“佳节清明桃李笑”,那个“笑”字用得真好,湿润润的,仿佛漫山满野,那花儿开得流水般哗啦啦的响。

坡地上,阡陌边,草色青青。那草,是刚刚钻出地面的,嫩,嫩得稀里糊涂。一棵棵,昂着头,欣欣然地接受着雨露滋润。古人常说:清明至,草木柔。真真如此,柔草嫩木,在雨中,是不敢轻抚的,走路也要躲着,怕扰了它童真的梦,怕亵渎了它的水莹莹的洁净。

小河里的水,在涨;河岸的柳树,一味地绿,绿得逼人。翠柳掩映中,黄鹂在叫,一声声,清脆悦耳,仿佛是蘸着这雨水唱出的。千娇百媚,婉转滴翠,滴溜溜地旋转着,迤逦而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是好意境。

乡下人喜雨,清明不能不踏青,乡下人行走在微雨中。这一场清明雨,滋润着他们的心。头上戴一顶斗笠,或者身上披一件蓑衣;身后,牵一头黄牛,或者跟着几只山羊,白色的,微雨中毛色愈加的白。还是那样有古意,多少年来都没有变,让人可以看到隋唐,看到魏晋……那些遥远的时代。野地上,还会有些孩儿童,蹦蹦跳跳的,口中吹着柳笛,他们在雨中成长。“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味道足。

清明,雨中。乡间路上还会络绎不绝地奔走着一些人,他们走出村庄,奔向不同的林地,拜祭自己的祖先。春雨霏霏里,人们不会忘记那些已经永远沉睡了的先人。

慎终怀远,感恩怀德,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清明,则表现得格外足。清明里,一场缠缠绵绵的小雨落着,那思绪,就变得粘稠起来,那怀念,就增加了一份痛切的感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二字,最是伤切。

忽然想起由吴树森作词,于洋作曲,歌手何璐演唱,古典吉他伴奏的《清明雨》:

清明雨打湿了衣服,

清明雨打湿了脚步。

撑一把小伞,踏上了小路,

默默地走向你的住处。

野花缀满那座土丘,

多么美丽又寂寞的小屋。

啊,妈妈……

哀婉、凄切,痛彻人的肺腑。那清明雨,竟是,化作了漫天的泪水……

附几个链接:

1、《农村大众》:http://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110331/Articel05002MT.htm

2、《潍坊日报》:http://wfrb.wfnews.com.cn/html/2011-04/01/content_216509.htm

3、《涟水快报》:http://www.lsxw.net.cn/news/paper/wz.asp?id=2484

4、《粮油市场报》2011、4、1日发《土地的话语》。

5、《嘉峪关日报》2011、3、31日发《清明雨》。(无电子版)

6、《教育导报》:http://jydb.newssc.org/html/2011-04/02/content_1233433.htm

7、《盐阜大众报》:http://paper.ycnews.cn/yfdzb/html/2011-04/02/content_609550.htm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