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新民周刊特稿:寻找建文帝

新民周刊特稿:寻找建文帝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6 10:32   浏览 N 次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1月05日 15:45 新民周刊[ 微博 ]新民周刊

    一个中国画家,赴日旅游买到一本画册,走进了一个在日本隐姓埋名的中国帝王家族。

    笔者1990年去日本,买了一本介绍日本历代画家的画册《人间的美术》,非常喜欢书中几幅曾我萧白的画:两幅《寒山拾得》,一幅《群仙图》及两幅山水画,都是中国题材。作品大气、精美,画家如火的创作激情和画面洋溢出的浓郁纯正的唐宋绘画气派,明显与画册中的其他画家不同。

    曾我萧白,日本本州人,生于1730年。29岁成名,活跃于日本本州山重县、兵库县和京都府一带,是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的绘画全才。1781年,52岁时去世。

    一位18世纪的日本画家能有如此高超的中国画根底,让我倍觉不可思议。

    今年,笔者随团再次赴日旅游,在书店买到一本小十六开本的《曾我萧白》画册。正是这本画册,使我更深入地解读300多年前这位画家,继而有可能解开600多年前明朝建文帝失踪之谜。

    “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

    在一幅《鹰图》的题款中,曾我萧白透露了自己的身世:――“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

    华裔!曾我萧白是旅居日本的中国皇族画家!出于强烈的好奇,我认真拜读了画册中的每一幅作品。自己宛如走入时光隧道,一位18世纪的“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竟好像不知有元、明、清绘画,或说不读元、明、清绘画,信笔挥写出的是纯正如唐宋绘画天才的大师级精品,画得真棒!

    先看他的人物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从苏东坡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想象到画圣吴道子绘画的气势。曾我萧白恰如画圣再生,饱满的激情,挥洒自如的超凡技巧,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的完美图画,让人震撼欣喜不已!工到极工,写到极写,工笔写意在一幅画中浑然天成;笔力雄健,力透纸背,水墨层次丰富清晰;滋润之极,绚烂之极,色彩运用恰到好处;画面大气磅礴,有极好的立体感、空间感,处处显示王者风范。可以说,唐宋以后很少见到这样笔酣墨畅的人物画家了。

    曾我萧白的花鸟画直接继承了北宋花鸟的传统,观察敏锐,水墨考究奔放,色彩、构图皆佳,能与黄筌、徐熙、徽宗、李迪的花鸟精品并驾齐驱。

    曾我萧白的山水画能让人想起五代、两宋山水大家关仝、荆浩、李成、范宽的山水杰作,皆是华夏大地的大山大水,富饶开阔咫尺千里。即使一两幅画富士山,也是富士山做远景,中景、近景依然是中华河山的景色。

    这是流落他乡的帝王家族每日魂牵梦萦的家国!

    特殊童年饱览唐宋真迹

    画好中国画要有深厚的传统根基。除了天才、勤奋、还要饱览历代大师的真迹,临摹学习。

    中国历史上,唐宋的绘画成就举世瞩目。在唐代,大型壁画,壁帐画,佛教石窟及三彩器的立体造型,使唐代绘画构图宏伟,色彩绚烂,立体、空间感皆佳,几近完美。出现了像吴道子、王维那样至今被人称道的绘画巨匠。宋代由于图画院的建立,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准的绘画专家,人物山水花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元代是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图画院解散,社会的动荡,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小幅、卷轴画成为主流,绘画侧重对笔墨情趣的欣赏,这种画风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由于前辈真迹的散失,不再有唐宋绘画的辉煌。

    近代,很多画家学习唐宋绘画,卓然成大家。最著名的是张大千,西出阳关,在敦煌数年,潜心临摹唐代壁画。于非闇学宋院体花鸟,几可乱真。齐白石走得更远,我们知道,像吴道子为宗教做大型壁画,画好,佛像也要好,对雕塑必须内行,这让吴道子练就了一种三维的观察和表现方法。齐白石从立体造型(雕花)进入艺术领域,从三维思维方面与唐宋大师神会,这是DNA的继承,也是齐白石所以高明的关键。无论工虫还是大写意,齐白石绘画的立体空间感觉都好到极点。在西方也是如此,以户外写生著称的印象派大家雷诺阿强调说,绘画是在卢浮宫学的。可见学习前辈开阔眼界的重要。

    那么,曾我萧白超凡的绘画技巧从哪里来的?

    我总想知道流亡他国的帝王家族是怎样满怀复辟梦想精心培育下一代的,想知道这个天才画家童年是怎样练就童子功的。曾我萧白两岁时,清代花鸟画家沈诠到了日本,对日本绘画产生重大影响,学沈诠花鸟的画家很多。但曾我萧白的画看不出丝毫沈诠的痕迹,也没受当时日本画家风格的影响。身为“明大(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帝王家族好像有自己的训练方法,能让曾我萧白有条件饱览家传的经典古籍和足够多的中国绘画精品开阔眼界,直追元明以前的唐宋画风与汉唐气概。

    曾我萧白一定有一个倍受尊宠的快乐童年,在曾我萧白的图画中,聪明、顽皮、健康的孩子随处可见,身着富丽服饰,表情如活、蹦蹦跳跳,无拘无羁,人精一般。

    特殊童年饱览的唐宋绘画真迹,铸就了一代大师。

    我自己作为画家,我的疑问是:曾我萧白中国画根基的雄厚,饱览历代大师真迹的眼界开阔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到了让我膜拜和妒嫉的程度!一位流亡他国的帝王后代怎么能在手头有那么多,有富可敌国浩如烟海的唐宋绘画精品真迹呢?

    无意中解开建文帝之谜

    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画家的世族宗谱:

    “明太祖―懿文皇帝―秀文(画家)―蛇足―宗文―绍先―宗誉―绍祥―直庵―二直庵―玉翁―绍兴―绍叔”至曾我萧白。

    这两行字让我惊讶!曾我萧白家族不是明朝末年到日本的,已经在日本300多年了。还有一个更大的至今600多年的谜就要揭开么?我几乎不敢相信:

    ――建文帝从南京去了日本国!

    时间应追溯到1402年。明朝,太祖朱元璋去世的第四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做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当时有三种说法,自杀、出家或出海逃亡。朱棣(已经是永乐皇帝)为在历史上抹掉建文帝,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去世为洪武三十一年)。并认为建文帝已路经云南出海逃亡,发誓要找回建文帝,以至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懿文皇帝即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懿文太子”,建文帝的父亲,比朱元璋早去世六年,“懿文皇帝”是建文帝追封的。

    懿文皇帝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就是建文帝。其余三个儿子是吴王允通、衡王允坚、徐王允熙。

    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封为太子,次子文圭。1402年文奎7岁,文圭2岁。

    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屡见不鲜的帝王家族骨肉相残的故事: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吴王、衡王废为庶人,禁锢凤阳。徐王允熙暴亡。2岁的文圭被拘。

    失踪两人:建文帝和7岁的太子文奎。

    看来,懿文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有可能到日本,就是“失踪”的建文帝。

    画家秀文是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么?应该是。传说建文帝出家的度牒名“应文”。建文帝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带着太子文奎,亡命日本,做了画家秀文。

    从南京逃亡,上日本最便捷,一衣带水,不用指南针,上船一直向东开即可。再有,中国人和日本人长相接近。如果建文帝真的不惧路途险恶舍近求远绕道云南跑到了印度、斯里兰卡或者非洲,当地住个新奇的外国人,是很容易被郑和船队发现的。这两点,建文帝应该非常清楚,朱棣应该更清楚。我不相信能主持编写《永乐大典》的朱棣是位只识弯弓射雕的一介武夫,会轻信建文帝经云南出走南洋。郑和七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永乐的强大,已经达到了震慑在日本的建文帝不要回来的目的。永乐皇帝决不会傻到去做把已经逃至海外的侄儿抓回来关押或杀掉的蠢事。不然,七下西洋为何不造访日本?作为朱元璋亲自培养的接班人,我相信建文帝能画一手好书画。皇帝最有条件饱览历代大师的真迹珍品,继承传统,临摹实践,因而中国历史上不乏皇帝画家。最出名的当数宁要练字画画不要社稷江山的徽宗赵佶。朱棣的孙子宣帝朱瞻基也是一位超专业水准的绘画大师。末代皇帝溥仪1945年被囚苏联时还曾用自己画的画贿赂过西伯利亚看守。

    蛇足是失踪的太子文奎么?应该是。

    “蛇足”就是龙。建文帝最大梦想是太子文奎成为真龙天子。蛇足以后都以蛇足二世、蛇足三世相称。曾我萧白居蛇足轩。本该传承到蛇足十一世,因娶妻是蛇足九世的女儿,曾我萧白署名蛇足十世。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最大宗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事件:为了自己做画家秀文,为了后代子孙,1402年,建文帝烧毁了南京城的皇宫,携太子文奎把明王朝皇家收集珍藏的国宝级唐宋绘画秘密带出国门!

    我结了20年的疑团散了:是朱元璋一辈子的珍藏成就了曾我萧白!

    我心情沉重:国宝,能再见天日吗?

    我总认为“曾我”是“朱”的南京方言读音,《说文解字》中,“朱”的反切音是“章具”,很接近。

    从曾我萧白绘画中看建文帝出逃

    我敢说,曾我萧白画的龙是古今中外以龙为题材的绘画中画得最棒的!堪称世界第一。这是准真龙天子亲手画的活龙,呼风唤雨,俯视天下,是真正的“龙腾”。

    这是一个在日本隐姓埋名的中国帝王家族。1402年到日本。到1730年曾我萧白出生,已经是300年后的事了。中国已然改朝换代,正值乾隆当朝。在日本的曾我萧白虽然可以在一幅画上亮出出身:“明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却永远无法以准帝王的身份回到中国了。

    在曾我萧白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对建文帝出逃的刻骨记忆:

    《后醍醐天皇潜逃图》是曾我萧白仅有的几幅日本题材画作之一。笔者认为可看作《建文帝故国潜逃图》。南京,1402年,大树开白花的五六月间,茫茫黑夜里,一行人潜逃到海边。随从已累得昏昏睡去。高冠帝王(建文帝)依树跌坐,左手食指敲击膝盖,谋划下一步。高冠太子(太子文奎)赤足素衣,面白唇红,十分英俊年少。前面是无边大海,回望的是追杀来的叔祖父燕王。

    《波涛鹰鹤图》。海面,惊涛冲天拍岸,鹰把仙鹤赶到无边大海,依然穷追不舍不依不饶。鹤唳,失声惨叫,眼惊恐地向后看,滴出眼泪;我看了伤感不已。

    《群仙图》画的是八仙过海。与我们常见的八仙悠然自得乘舟渡海的景象不同,这是已经到达或接近彼岸的八仙。画面中,铁拐李跑到石岸边振臂呼叫,惊涛骇浪,巨大的重重旋涡中,踏龙持钵的仙人仓皇到来!

    能踏龙,非皇帝莫属,《群仙图》就是一幅《建文帝亡命日本图》。

    《群仙图》里,岸上有一位身穿红色龙袍的仙人皇帝十分突出,相貌纶巾几乎与踏龙仙人一模一样,身边是洁白的凤凰,作为“明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画家画的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吧?

    1.72米宽、7.56米长的《群仙图》,是画家35岁时的作品,堪称画家的代表作。构图精彩浩荡,画中有17个人物,身份各不相同,个个生动无比,还有巨龙、凤凰、虎、仙鹤、蟾、穿山甲、鲤鱼等吉祥动物,展现了大师高深的中华文化素养和无与伦比的绘画才能。《群仙图》在1990年的画册中注明是“个人藏”,现在,已经是“日本国文化厅藏”了。

    由于这段刻骨铭心的跨海经历,曾我萧白对海浪、波涛有独特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表现手段,让日本后辈画家受益匪浅。包括浮士绘大师葛饰北斋的著名版画《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的海浪,也明显受到曾我萧白作品的启发。

    曾我萧白研究在日本

    曾我萧白的绘画,有近两个世纪在日本不被看好,记录寥寥,大多负面:“不知何许人”,“萧伯,是任己才陷邪道者也,其品格绝野”,“荒唐无稽”。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欣赏习惯,毕竟日本民族是个喜欢处处细致的民族,国土上也少有广阔大地壮丽山河。直到上世纪初的明治时期,曾我萧白的作品在欧美受到瞩目,波士顿美术馆等世界级大博物馆竞相购藏,日本国内才开始重视曾我萧白的绘画,曾我萧白终于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

    笔者认为,作为海外艺术家,曾我萧白是值得中国美术史大书一笔的天才巨匠。作品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对唐宋至明清中国画的演变脉络及中日绘画比较研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美术史应该给曾我萧白一个位置。(文:臧铁滨)

    建文帝出亡何地?

    关于建文帝出亡这一历史悬案,目前学术界诸说纷呈,聚讼如云,概括起来,有关其踪迹的说法达50余种。

    明朝的这个第一大悬案,央视摄制组曾两次邀我参加实地考察和拍摄,其中,2009年4月在穹窿山及太湖西洞庭岛鼋山普济寺遗址拍摄科教片《追踪皇帝》,片中有如下答问――

    央视:根据您的考证,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究竟如何?

    徐:建文帝没有死,他确实是出亡了。理由有三:一,《太宗实录》上有这么一句话:“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如同我们今天说的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这是国葬的规格。但是,又何以不设陵寝?这是很矛盾的。二、关于建文帝的出亡路线,我的结论是在近不在远。什么意思呢?当时,燕兵处处把守,风声很紧。而且还有一个奉命在外地巡访建文帝踪迹的胡濙,他的职务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部长。他寻访建文帝,从成祖登基开始,访了21年!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建文帝难道能在成祖的眼皮底下到处转悠吗?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他能够活命吗?所以说,建文帝只能在距离南京不远、而又有他旧部帮助的地方安身。三,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因藏匿过建文帝而下狱11年,被姚广孝求情才得到释放。这是明代官方史料以及溥洽骨塔铭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

    2010年7月, “明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笔者也是受邀代表之一,鉴于当时我已赴马来西亚马六甲出席另一个国际论坛,故此次在宁举行的建文帝研讨会未及参加。

    这次大会,来自苏、浙、闽、川、贵、鲁、湘等传说建文踪迹“显现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各地相传为建文帝后裔家族的代表,他们也拿出了一些实物和方志家谱作为证明。据明孝陵博物馆的展览介绍,有关建文帝踪迹,在会上介绍的最新统计已经达到了一百多种。还有,一些自称为建文帝后裔的家族代表也来到了会上,不同地区来的,不同姓氏的,自称建文帝后裔的论述,相互间没有丝毫重合。而他们拿来作为证据的如家谱、方志等几乎都是民国以后出版的,从明朝永乐到整个有清一代500多年间的材料付之阙如。可以想象得到,与会的历史学者对这些说法基本没有置评。

    现在,青岛画家臧铁滨先生关于建文帝下落提供了又一个新说法 。文章以18世纪日本画家曾我萧白的作品为线索,论证了曾我萧白的世族家谱,即“明太祖―懿文皇帝―秀文(画家)―蛇足―宗文―绍先―宗誉―绍祥―直庵―二直庵―玉翁―绍兴―绍叔”,从而得出曾我萧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十四世玄孙”的结论:1402年建文帝烧毁了南京城的皇宫,携太子文奎出走日本,并带走了明王朝皇家的书画收藏。

  .pb{}.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