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长春;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电影状况

长春;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电影状况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8 10:20   浏览 N 次  

2008年11月2日长春清华宾馆,由吉林文联作协和中国艺术报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研讨会

吉林方面大批人马,长春之外的有陕西的肖云儒评论家和北京方面的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和中国艺术报总编等一应人马,专家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长和戏剧所长,以及我。

会议两天,上午我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农村电影时代变迁的复杂性分析

主要的观点为:

1、农村电影谈论的必要背景:一般而论,在中国,研究探讨问题忽略了农村就难以说清事情的全面性;而在中国电影中,漠视了农村电影的生存发展也不能估量准电影全面发展的状况。

然而,在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我们有时已经减弱了对于上述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经济的呈现更多在都市文化的层面被关注,而农村被聚光灯外的暗影笼罩显得微不足道,农村电影也由此有些寂寞冷清。这显然和文学的固守乡村文化构成差别也多少影响了它的社会人心影响力。

于是,这显然有需要强调并作为纪念30年中国农村电影的谈论必要背景。

2、农村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要性:几乎可以说,只有在电影中,改革开放给予艺术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延伸下来需要进一步拓展的双重问题,才来的特别需要迫切总结分析。正向的促进和改革带来的并非线性的进展正说明的农村电影之中蕴含着亟待解决的艺术观念和市场评判的难题。

因为在下述两个方面可以见到问题:A社会层面上,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而文化层面上,对于中国农村电影带来的深刻性表现的成果同步,这显示了改革的积极意义;B而后续的农村改革开放深入的正向深入,与农村电影遭遇一时难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却反向被突出,双方形成反差的现象,为寻找新的改革之路提出了研究的迫切命题。

所以,农村电影几个方面都具有认识和探究价值:第一,具备佐证改革开放价值,和探究如何协调变革带来的复杂性上是典型的艺术对象;第二,同时,农村电影如此紧密的切近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带来的阵痛,它的问题和发展协调前景所牵连的要素,可以作为文化到底需要什么来推动的案例。我的意思是,农村电影正如对于艺术电影一样不能没有政府非市场简单调控的问题。第三,农村电影的深入可能和问题破解,也还是新经济背景下文化如何发展研究值得关注的聚焦点。

但可惜,中国电影中的农村电影自身的弱势和市场的冷清,使之已经被冷落了。

3、农村电影30年景观: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