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忌语背后是考生的懦弱家长的无奈

忌语背后是考生的懦弱家长的无奈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0 06:12   浏览 N 次  

临近高考,媒体频频开列种种家长忌语。貌似关心考生,指导家长,实则对当前考试的人文环境有污染之嫌。你分析每一组忌语,不论是八句还是十句(如下),都差不多都是正也不能说,反也不能说。重也不能说,轻也不能说。比如既不能说“祝你成功!”,也不能说“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

通过考试选举高校人才,至今仍然是我国最不坏的人才选拔制度,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是每个有志成才的学生逾越不了的坎儿,客观上是对学生独立抗压的一次检验。如果所列这些话都听不了,那是个什么素质什么心理。如果考生按照忌语提示去面对家长或正确或不妥的关注,无疑会恶化家长与考生的交流与沟通。对于考生来说是一种心理退守,如同从风雨天地走进温室。

此时此刻,家长对考生究竟应该讲什么?滥列忌语实际上是“禁语”,相信家长看了这些忌语,会无所适从。大多数家长不说点什么不可能,对孩子没有表达不现实。说吧,无外乎正面鼓励和作失利的心理铺垫。装着不在意,之乎者也,十七八岁的孩子心里有数得很。尽管的确有家长嘱咐不当方法不妥,但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小孩的嘱咐还是有针对性的,起码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考生连善意的“逆言”也接受不了,哪能在考场接受高强度的检验?哪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经风雨见世面?

部队打仗,首长总要作战前动员,不是说你们要死守,就是说你们要争取胜利。不是谁死了谁将接替,就是谁受伤了谁作预备。哪有什么讲究。动员令比起家长们的高考嘱词,可是血腥多了。如果战士们连这点承受力都没有,怎么去面对武装的敌人,怎么去打胜仗。

想起了“童言无忌”这个词,不论小孩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大人都要用一个健康大度的心态来化解。我们能不能以同样的方法去引导考生,不管是过度的关注,还是超标的热情,或是出奇的淡漠,这都是对考生的一道题人文心理测试。强者无敌,逆言无惧,优秀的考生最终靠自己的实力说话,成才哪能贪恋无微不至的呵护。

相对来说,真正的忌语还是有的,如喜庆之日不宜说死。但高考之事,绝对没有包罗万象的统一忌语,绝对只有针对某个考生的合情合理的嘱咐与恰当的提醒。家长一句话,对有的人是忌语,对有的人可能是警钟。对有些人是负担,对有些人可能是吉言。

“忌语”背后是考生的懦弱,也是家长的无奈。不分青红皂白,凡有考生反感的话语都列为忌语,这不是对考生的低估就是对考生的娇宠,不是对家长的吹毛求疵就是让家长作茧自缚。如果说家长太在意高考,那是因为中国高考制度的特殊性——一考定终生,那是因为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一个孩子承载一个家庭的输赢。

我赞成家长针对每个考生的特点,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积极的心理支持,但我反对笼统列举这些条条框框大势喧嚷,更反对在大考之际,整个家庭改变常态,家长改头换面,一味迎合考生的依赖心态和挑剔心理,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孩子的考试由孩子自己作主。

《现代教育报》去年版“高考八大忌语”

1.“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2.“你一定要在班里考第几名!”

3.“12年学习关键就看这次,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4.“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5.“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

6.“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7.“去年某某考上了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

8.“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模拟考试考多少分?”

《北京晚报》今年版“高考八大忌语”

1.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2.祝你成功!

3.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4.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5.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

6.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7.再坚持一下,把考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8.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重新复习。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