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焦作日报记者王玮萱候选“十大爱心记者”

焦作日报记者王玮萱候选“十大爱心记者”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1 05:37   浏览 N 次  
本版斑竹:滴水观音 子夜
斑竹公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主题:焦作日报记者王玮萱候选“十大爱心记者”楼主 发信人:009008 (真没意思) | 发贴:108 | 经验值:394 | 给他(她)留言 发表时间:2008-3-3 9:51:53 回复
王玮萱近期照片。(本报资料照片)



王玮萱(右)在采访盲女唐丽。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讯 由中国记协、中国残联联合主办,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人民网承办,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新闻网、千龙网、中国广播网、新浪网协办,云南滇红集团全程爱心支持的第二届“十大爱心记者”评选活动候选人名单已经敲定,本报记者王玮萱成为此次活动中我省唯一的候选人。

第二届“十大爱心记者”候选人共有30名,“十大爱心记者”将通过网上公开投票从中产生,其余20人将获“十大爱心记者”提名奖。公众可在人民网首页所开设的《“十大爱心记者”评选》专栏上公开投票,投票时间截至3月16日0时。

王玮萱进入焦作日报社工作已有6年。6年来,作为一名责任心极强的新闻记者,她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残疾人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事业的发展,用手中的笔歌颂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呼吁社会各界救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其《拄着双拐做文章》、《哑妻》、《盲女唐丽八年不辍免费授艺》、《三个残疾人谱写和谐曲》等诸多新闻作品受到了普遍关注。同时,通过新闻宣传报道的牵线搭桥,她与许多残疾人成了朋友,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据了解,首届“十大爱心记者”评选活动于2006年举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反响极其热烈。第二届“十大爱心记者”评选活动,不仅是对上一次评选的有益延续,更是贯彻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体现,对于营造“走进残奥会,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向全社会传递人文关怀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物介绍:王玮萱:带着关爱前行
作为一个健全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得知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困苦、肢残者在行走或攀登时的艰难。但至少,我们懂得伸一双热情的手搀扶前行的残疾人,用一颗真挚的心照亮在黑暗中的徘徊者。

王玮萱进入焦作日报社工作已有6年时间,与残疾人事业的接触也有6年。在长期的工作中,她深刻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救助金,更需要社会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

武陟县嘉应观乡东水寨村有三位残疾人,他们拥有一个小型工厂,建了一所免费的全日制残疾人学校和专门供养特困残疾老人的养老院,三位残疾人希望工厂的收入能够供养生活在学校和养老院里残疾人。这是一种全新的残疾人供养模式。因为这种特殊的供养模式前所未有,所以三位残疾人跑断了腿也没能给他们“理想的工厂”起一个合适的名称。得知情况后,王玮萱以《三位残疾人共谱和谐曲》为题,向读者展现了这种全新的残疾人供养模式,呼吁相关部门来关注这个工厂的将来。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他们来到该工厂进行实地查看,以期帮助三位残疾人创业。

唐丽是王玮萱在2007年11月份采访的一位来自云南的盲女。她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且通过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开通了焦作市首个盲人心理热线。她还是一个善于歌唱的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站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看到这样的情形后,王玮萱便积极为唐丽搭建展示舞台,引起了省内各大媒体的关注。她先后与焦作市某文化公司、当地文化部门联系,为唐丽提供走向舞台表演的机会。

2002年,焦作市救助站收容了两个衣衫破烂的孩子,因为父母在外地离异后纷纷不知去向,姐姐王鸿艳带着弟弟从东北流浪至焦作寻找姥姥。王玮萱饱含着对这两个孩子的关爱在报纸头版刊登了寻人文章,帮助姐弟俩找到了亲人。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王玮萱始终热情地关注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她如此表达心声:假如我是一名残疾人,假如我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相信有人会用同样的热情帮助我!(本报记者)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