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发于《常德晚报》2月8日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发于《常德晚报》2月8日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8 21:56   浏览 N 次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重读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

《伤逝》是鲁迅小说里惟一的一篇爱情小说。此时,他不再是斗士,不再是匕首,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淋漓的鲜血”,我看到的是一个谈爱情说婚姻的鲁迅,一个幽默可爱的鲁迅。

无论是叙述的基调,还是语言的运用,还有传递的意义,《伤逝》都堪称爱情小说的经典。

涓生和子君冲破世俗,在吉兆胡同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开启了一段美好时光。只是,“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子君在租借的屋子里忙着每天的膳食,忙着和房东太太暗斗,忙着饲养禽畜的时候,“早已什么书也不看,也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倘使只知道拽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鲁迅通过《伤逝》告诉那时的新女性: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算真的独立,仅仅凭着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是不够的。这是时刻要牢记的,这是悲剧之所在的原因。

“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涓生说:“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但他最终仍未逃脱寂静和空虚。

我不敢断定爱情带给人们的究竟是欢乐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爱情给予涓生和子君的欢乐实在太过残酷和昂贵,他们两个人付出的代价足以毁灭自己,子君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而涓生则用了一生去追悔,哀悼发生过的一切。

他们曾经死死地爱过,不顾一切地爱过,最后却以这样的悲剧收场。“那简直不是爱,而是一种疾痛,或是比死亡更强大的一种力量,假如世界上真有所谓的不朽的爱,这也就是极限了。”真正的爱情是无条件的,是超凡脱俗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古往今来的爱情文学艺术作品不都是一直在如此演绎、赞美、讴歌这样的爱情吗?

按照这种推算,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应该是忠贞不渝的,应该是既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以悲剧结束的。因为前人说啦,只要有了爱,那些失业、饥饿、寒冷算什么?

然而,现实却是,他们生活的“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爱情都会受着很深的影响,像沾染了灰尘一样,这件东西就会变旧变坏。”

爱着的时候,是多么美妙!谁能否认涓生和子君之间没有存在爱情?只是他们的爱情花开得太早,他们的爱情,花开得太艳,在那样的年代太过招摇,在那个洪波涌起,暗潮澎湃的时代无力地挣扎,注定了会走向孤寂与失败,最后宿命地走向悲剧。

最喜欢的是《伤逝》中的一些话语,经典如:“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盲目的爱,像狂风一样不可靠;像火山爆发后的沉寂,终不长久。涓生和子君,一开始是如何的“热烈和纯真”,也终究也敌不过涓生失业后的,那每日三餐。

还有那一句:“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是1925年鲁迅就提出来的爱情需要更新的观念。我知道更新的不是恋爱对象,而是要更新自己的思想,应该是与所爱之人同时站在一起,一起思想、生活,同一个节拍吧,可惜,子君忘记啦!

我以为,这些就是鲁迅通过《伤逝》在爱情观上“想说的话”。仅有爱情是不够的!鲁迅是超前的,整整超前75年,他是伴随着后现代性的真正的现代性!

爱情,让人心动纯真而热烈的爱情;爱情,不顾一切为他死为他生的爱情,最终被现实的洪流所冲决,最后挣扎着于黑夜沉没,消失……

但愿所有相爱的人能够相亲相爱地度过一生,像青山绿水永远相伴,纯洁干净,不离不弃。

——发于《常德晚报》2月8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