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港校招生不只看重成绩单(时代信报)

港校招生不只看重成绩单(时代信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1 19:02   浏览 N 次  
44万港元天价奖学金意在状元?
港校来渝招生不只看重成绩单 时代信报记者 陈科 核心提示

● 观察20多年来香港内地招生的轨迹图,不难发现,从试探性地招收研究生,到香港大学首个向中央成功申请到自主招生和招收自费生,再到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入“全国普通高校统招计划”,香港高校开始重视招收内地学生。

● 聪明、勤奋、好学、基础棒、成绩好,是香港市民对赴港学生的整体评价。香港高校对内地考生的日益青睐,实际是对释放内地学生潜力的自信。

北大弃儿香港“掘金”

“我对北大有阴影。”6月20日下午,站在母校巴蜀中学绿意盎然的廊檐下,忆及一年前的那段经历,19岁的杜庭婷收起了一直不曾停歇的灿烂笑容。

看得出来,已经是香港城市大学大一学生的杜庭婷,对于那段经历,仍不能释怀。

就在去年这个时候,一直稳定在巴蜀中学高三年级前十名的杜庭婷,正在做着北大梦。按照各项指标来看,她已经无须残酷的高考选拔,就能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中国的一流学府———北京大学。

但多数梦想流产的事实,证明了梦想实现的偶然性。北大的校门在最后一刻,悄悄拉上了它的门环。高中阶段永无休止的考试链条里,杜庭婷在最后一个链扣中,因为发挥不佳,被排除在了北大自主招生报考名额之外。

北大拒绝了杜庭婷。而心高气傲的杜庭婷,却拒绝了内地所有的名牌大学。

最终,杜庭婷以高考文科630分的成绩,进入了香港城市大学,并获得高达12万港元的奖学金。而依照这个成绩,她完全可以选择复旦大学或者人民大学。

如果说最初选择香港城市大学,杜庭婷带有或多或少的“怨气”,但入校后的“迎新夜”让她彻底回归阳光。那一天,时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的张信刚盘腿坐在多功能厅里,他的周围,席地而坐的是来自全球各地肤色各异的新生。这位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就这么陪着一群年轻的学子坐在地上,进行着在内地学生看来极为弱智的小游戏,使大家彼此熟悉。

这位院士校长对内地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地打动了杜庭婷,她甚至说一辈子都记得这句话。在英语致词后,他用普通话说:“香港城市大学欢迎每一位优秀的内地学生,但我们绝对不苛求你是状元。”

在城大的日子,杜庭婷过得怡然自得。去年中秋节,以宿舍楼为单位的中秋活动,杜庭婷和3个“志同道合”的饕餮之徒想出了一个所谓“渝港两地饮食文化”的点子。1600港元的“活动经费”到手后,两位重庆组员和两位香港组员满世界找纯正的重庆麻辣火锅和港味大排档。

8次这样的“聚餐研究”后,“渝港两地饮食文化”以话剧形式搬上小小舞台,获得一片掌声之余,他们稀里糊涂地拿到了2000港元奖学金。

杜庭婷在她的博客上笑言,这是她在香港掘到的第一桶金。

香港高校内地“掐尖”

杜庭婷此次重返母校并非怀旧。她与同行的另外两名重庆籍城大学生一道,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为香港城市大学重庆招生“现身说法”,目的是从重庆挖走8名高考优秀生。

3名重庆籍学生,在演讲台上回答家长提问时,有意无意地冷落着内地的名牌高校,奚落着刚刚落幕的高考。台下的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合作处处长暨内地与海外学生招募总监朱国斌,却总是意味深长地微笑。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畏惧的高考奠定了他们在城大的挥洒自如。”朱国斌如此阐释他的微笑。

这位在中国内地教育制度熏陶下成长,又在海外负笈7年之久的博士,对于中西方教育理念有着异于常人的冷静,他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香港高校这场悄然的转进。

香港城市大学在2005年即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名单,当年的计划是在17个省市招收150名高考考生,最终录取却达到197人。

这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香港城市大学开始全面接受内地高考这个游戏规则,同一年全面接受这个规则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内地招生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香港高校就开始在内地招收研究生。1998年,香港高校开始在内地招收本科生,但主要是与清华北大交换学生。到了2002年,香港高校开始向中央申请自主招生。

经过5年的潜心运作,今年8所获政府资助的香港公立高校在内地招生的省市扩至25个,总数达到16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0%。

观察20多年来香港内地招生的轨迹图就不难发现,与香港的回归一样,香港高等教育也正在进行着一次“回归”。

从试探性地招收研究生,到香港大学尝到内地优质生源的甜头后,首个向中央成功申请到自主招生和招收自费生,再到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进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香港高校开始把内地学生纳入了招生的重要范畴中。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纳入统招计划,香港高校都需要一纸高考成绩单。遵循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香港高校“回归”以应试为主导的高考模式,这是令诸多教育观察家迷惑不解的现象。

“考试机器”港校蜕变

作为一名有着内地、法国、香港三重求学经历的法律学院A级副教授,朱国斌似乎更有理由以一种超然而严谨的态度,观察“回归”脚步后面的纵深背景。

或许经历丰富的朱国斌本人,就成为这种纵深背景的最好解读之一。出生于湖北黄冈山区的朱国斌,最初正是在最为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走进了人民大学。他本人对于高考种种弊端的认识,远远超出香港普通民众的认识。因为在香港各个高校,内地学生是当地学生嫉妒的对象。聪明、勤奋、好学、基础棒、成绩好是一般香港市民对赴港学生的整体评价。

这种普遍认识,得到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事务处主任卓燕的证实。身为香港本地人的卓燕,即使在负责了多年的内地招生,依旧无法相信她眼中那些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内地学生,高中阶段竟是一群考试机器。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此番香港城市大学对重庆高考前三名的考生,开出的是44万港元的天价奖学金。

卓燕女士的怀疑,不仅仅来自于内地学生在城大的优异表现,更来自于该校各个学院的教授对内地学子的青睐。

“在理工科学生中,内地学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不仅是在香港,在全球也是普遍现象。”朱国斌不经意的一句话,透露出他对内地学生的情感倾向。而他本人丝毫不回避这种倾向,并且直言,这些也同样要归功于高考制度。

朱描述的高考是一种压迫式选拔制度。在高压下,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会被淘汰。但是与此同时,另外一批耐高压者也会脱颖而出。耐压本身就说明了这批被称为考试机器的个体,有着惊人的能量。高考,只是暂时地压制了他们的能量。

“香港的大学所做的,正是释放这批耐压者的能量。”朱国斌惊讶于这股能量释放后的巨大动能,在高度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下,内地学生已经成为香港高校奖学金的“洼地”。

但是与他的校长张信刚一样,他并不看好所谓的“高考状元”。也因此,他更愿意将44万元巨额奖学金解释为“借用内地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度”。

在这位身肩东西方背景的博士看来,香港高校对内地考生的日益青睐,实际是对释放内地学生潜力的自信。

香港高校的这种自信,很显然得到了外界的普遍首肯,并有了回报。以最年轻的仅有23年校史的香港城市大学为例,在2005年首次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后,2006年秋的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全球200强高校中,它的名次由前一年的178位上升为154位。

新闻纵深

港校教授纵论高考

仍是人才选拔最佳方案

就在香港各大高校校长,为寻到内地高质生源这一金矿弹冠相庆时,培养了这批生源的高考制度,却正在饱受煎熬。

2006年4月,留美作家薛涌撰文称,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范谊提交了长达8000余字的提案《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更是炮轰高考制度,称高考体系培养出来的尖子生,只是做习题的机器。

然而,以内地传统教育受益者身份出现的朱国斌,并不认为高考制度一无是处。他是一个坚定捍卫高考制度的学者,拒绝一切废除高考制度的言论。

担当助手身份的卓燕站在一个未得利益者的角度,同样支持朱的看法。香港高度西化的文化熏陶,世界各地的工作经验,使得卓更能以一种冷静的全球化视野审视中国的高考制度。

“世界上每个国家实际上都有高考,只是称呼不同。”卓似乎一语道破天机,实际上,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她认为在公平性上,内地高考的作用无可替代,即使在最为发达的国家,这一点也从来不曾改变。

那为何独有在中国,高考被如此大范围地诟病?除了高考制度的僵化、一考定终身的种种弊端,朱国斌还讲述了一个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现象,那就是人才市场里无论什么样的岗位背后,都会鲜明地标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他称此为“中国一景”。

而朱认为,“中国一景”传递的潜台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出路。基于这样的认知,千百万家庭争先恐后,导致了内地大学的高度拥挤。

“事实上,在兼具效率和公平上,高考仍是内地人才选拔制度的最好方案。”朱认为,培养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多元化人才,才是中国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将所有的矛头指向高考制度。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