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印刷出版 > 报纸 > 湖口蜡像奇人愿把蜡像艺术发扬光大 -- 九江新闻网

湖口蜡像奇人愿把蜡像艺术发扬光大 -- 九江新闻网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4 11:37   浏览 N 次  

湖口蜡像奇人愿把蜡像艺术发扬光大

九江新闻网湖口讯(徐会刚 殷美生)说起蜡像馆,比较有名的,像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还有位于法国巴黎的“格雷万博物馆蜡像馆”等等。蜡像这门艺术,其实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才传入我国的。近日,笔者在位于湖口县的城山镇也发现了一座“蜡像馆”,近十尊与真人般大小的蜡像雕塑,个个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蜡像,被人称作是一门“立体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据史料记载,早在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就掌握了蜡制人像技术。跟一般的雕塑相比,蜡像更接近人物原形,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您觉得张师傅制作的蜡像怎么样?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找他。

在蜡像馆里,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毛主席,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及观众们喜欢的影视明星成龙等。在这里,笔者还看到两尊非常朴实、具有民俗风情的蜡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在纺织,旁边还点着煤油灯;另一尊同样是位慈祥的老奶奶,好像在剪脚趾甲。工作室的主人是住在湖口县城山镇的张大松,偶然一个机会,让他对雕塑感兴趣。于是,在乡村庙宇雕一些佛像,1998年南下,在沿海城市打拼了12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张大松了解并学会了蜡像的制作工艺。因为看到蜡像馆目前在国内还是件新鲜事物,就打算回家乡发展。张大松认为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了,目前,他想找个投资商合作,建一个蜡像博物馆、纪念馆,发展旅游业。

九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江新闻网讯”或“九江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九江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或“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日报社,未经九江新闻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九江新闻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江新闻网-九江日报”或“来源: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江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92-8559761


引文来源 湖口蜡像奇人愿把蜡像艺术发扬光大 -- 九江新闻网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