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谈传销--摘自公安部《人民公安报》(3)
luyued 发布于 2010-12-27 10:14 浏览 N 次制造一种氛围———一是感情氛围,让每一个参加者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情感互动,用温情去打动你、融化你,使你忽视温情背后的自私目的;二是相互激励的氛围,不论你的实际能力如何,所有的人都给予你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激发你的自信心,使你产生情绪的亢奋和自我评价的错觉;三是共同努力和参与的情绪氛围,每一个人都无比热爱这一事业,让你在群体气氛中体验到奋斗的快乐。
设立一种目标———通过对榜样的宣传,灌输成功的范例,强化学习榜样的自觉性。同时,设立递进的心理陷阱,告诉你离成功只差一步,需要的是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而一旦签约,等同于套上了枷锁,首先希望收回成本,而一旦这一愿望成功,又会强化自信,加速对“传销致富”理论的认同,更加努力地去开展活动,动机和态度上不断升级。
建立一种机制———表现为惩罚与奖励的运用。对拉来下线的,及时兑现奖金;对怀疑动摇的,实施各种制约。通过群体效应,实现相互之间的监督和鼓励。
马皑博士说,这几个步骤是在讲课、交流、晨练等一系列活动中完成的,其作用在于首先否定原有的自我,倡导所谓重新认识自我的理念,在潜移默化的群体互动中塑造新的自我,增强参加传销的信心和勇气。
马皑认为,传销组织对传销人员实施精神控制,一是迎合大学生切身的需要,抓住了大学校园生活中最缺乏的东西,比如创业、择业、赚钱的机会;艰苦的意志磨练和具有内聚力的团队精神;相互帮助与鼓励的情感互动等等。二是利用了控制和转化人的心理学原理,通过灌输、暗示、从众、情感互补、相互制约等因素的作用,发挥群体的功能。三是虚拟事实,通过意志磨练和自信心提升,让你感受到传销组织的所谓力量,对组织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心甘情愿地为之服务。
传销是如何将一个个人发展成一个成千上万人的网络?“传销”中的“传”是关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兼斌告诉记者:“传销”的“传”还是指传播,但是一般属于“人际传播”。通常传播的内容是信息或知识,但也可以是有形的东西,如某类产品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
金兼斌对传销中的“传播效率”问题尤为关注:“传销组织虽然是一种人际传播,但这种传播的效率很高,其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原子链式反应的那种指数式增长扩散模式,或称‘病毒式扩散’。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技术和媒介的发展,基于人际传播的社会网络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因为人际传播具有一种正向循环加速扩散的潜力。”
3 危害:社会公害+信任危机
相关资讯
- 06-19· 你猜是真还是假
- 06-19· 中国受危机影响超预期
- 06-19· 自吃河蟹
- 06-19· 祖传秘方治疗脱发====发明
- 06-19· 《中国信息报》头版头条
- 06-19· 中国信息报半月精彩观点
- 06-19· 说话要和谐
- 06-19· 和谐将被和谐
- 06-16· 李嘉诚今年首次增持长实
- 06-14· 模式创新 产业集群提速奔
最新资讯
- 06-14· 80後捱貴租 變「縮水蝸居
- 06-14·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 06-14· 美联储不急于升息
- 06-14· [恶搞]万物有时离别有时相
- 06-12· 中国石油(601857)转载:股市
- 06-12· 原创:大港油区首届报告文
- 06-06· 厦门网络元宵晚会
- 06-06· "夏商卡"我最喜爱的网络元
- 06-06· 舞出“妖”一样的女人-
- 06-05· 曾经的惊心动魄